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图像压缩和安全性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图像压缩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图像安全性研究概况 | 第11页 |
·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所做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所做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JPEG2000 压缩基础 | 第14-27页 |
·JPEG2000 概述 | 第14-15页 |
·JPEG2000 核心编解码过程 | 第15-27页 |
·预处理 | 第16-17页 |
·小波变换 | 第17-20页 |
·量化 | 第20-21页 |
·JPEG2000 编码技术 | 第21-25页 |
·码流的组织方式 | 第25-27页 |
第三章 JPEG2000 对医学图像的压缩 | 第27-41页 |
·医学图像DICOM 标准概述 | 第27-30页 |
·DICOM 标准提出 | 第27页 |
·DICOM 文件格式 | 第27-29页 |
·DICOM 文件读取 | 第29-30页 |
·DICOM 图像的JPEG2000 压缩 | 第30-34页 |
·编码块大小对压缩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小波变换方法的选择 | 第31页 |
·小波分解级数 | 第31-32页 |
·重要数据结构定义 | 第32-34页 |
·DICOM 图像的感兴趣区域编码 | 第34-41页 |
·DICOM 图像感兴趣区域 | 第34页 |
·JPEG2000 中经典的ROI 编码 | 第34-36页 |
·一种新的ROI 压缩方法 | 第36-41页 |
第四章 数字水印技术和安全性分析 | 第41-58页 |
·数字水印研究现状 | 第41-42页 |
·数字水印系统框架 | 第42页 |
·数字水印应用和分类 | 第42-45页 |
·数字水印的应用 | 第42-43页 |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43-45页 |
·数字水印特性 | 第45-46页 |
·不可见性 | 第45页 |
·鲁棒性 | 第45页 |
·安全性 | 第45-46页 |
·水印嵌入量 | 第46页 |
·混沌映射理论 | 第46-47页 |
·基于LOGISTIC 映射和小波变换的鲁棒水印算法 | 第47-52页 |
·置乱算法 | 第47-48页 |
·嵌入算法 | 第48-49页 |
·提取算法 | 第49页 |
·试验结果和安全性分析 | 第49-52页 |
·本文提出的易碎水印算法 | 第52-58页 |
·水印信息生成算法 | 第52-54页 |
·嵌入算法 | 第54-55页 |
·提取和篡改检测 | 第55-56页 |
·试验结果和安全性分析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基于JPEG2000 的数字水印设计 | 第58-66页 |
·算法设计要求和设计思想 | 第58-59页 |
·JPEG2000 水印系统的框架 | 第59-60页 |
·本文提出的鲁棒水印算法的改动 | 第60-63页 |
·算法改动 | 第61页 |
·步长选择 | 第61-63页 |
·丢包系数的选择 | 第63-64页 |
·易碎水印不可见性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6-68页 |
·总结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详细摘要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