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9页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第9-20页
 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第9-10页
   ·课题背景第9-10页
   ·所要解决的问题第10页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第10页
 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13页
   ·国外课堂师生交往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课堂师生交往生态研究现状第12-13页
 3 课题研究的理由和意义第13-16页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13-14页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第15-16页
 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象和研究方法第16-20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研究对象第17页
   ·研究方法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17-20页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第20-26页
 1 课题界定第20-22页
   ·交往的基本含义第20页
   ·课堂教学交往的科学涵义第20页
   ·生态的内涵第20页
   ·课堂生态的内涵第20-21页
   ·本研究中的课堂交往生态的内涵第21-22页
   ·生物课堂师生交往的影响要素的重要度的涵义第22页
 2 理论依据第22-25页
   ·建构主义理论第22页
   ·主体教育理论第22-23页
   ·做中学理论第23页
   ·新基础教育理论第23页
   ·发展性学历与发展性教学策略第23页
   ·情意原理第23-24页
   ·多元智能理论第24页
   ·自我效能感理论第24-25页
 3 高中生物课堂交往生态与新课程理念的关系第25-26页
第三部分 高中生物课堂交往生态构建的实证研究第26-51页
 1 高中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特征、表现形式、功能及发展需求第26-30页
   ·课堂交往生态的特征第26页
   ·课堂交往生态的表现形式第26-27页
   ·课堂交往生态的功能第27-29页
   ·课堂交往生态的发展需求第29-30页
 2 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建构第30-51页
   ·生物课堂师生交往的影响要素分析第30-32页
   ·生物课堂师生交往的影响要素的重要度分析第32-35页
     ·问卷设计与发放第32页
     ·课堂教学影响要素的数据分析第32-35页
   ·高中生物课构建课堂交往生态的策略分析第35-44页
     ·合理利用限制因子定律,优化媒体第35-38页
     ·遵循“局部生境”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适恰处理第38-40页
     ·遵循耐受性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实施人文关怀第40-42页
     ·实施公平竞争原则,完善评价机制第42-44页
   ·注重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实验数据分析第44-51页
     ·学生生物成绩分析统计第44-48页
     ·学生满意率分析第48-51页
第四部分 结论与问题讨论第51-52页
 1 研究结论与分析第51页
 2 问题与讨沦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1第54-56页
附录2第56-57页
附录3第57-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PEG2000和数字水印的医学图像压缩与安全技术研究
下一篇:牧草与饲料作物种植系统的干物质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