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飞行术论文--专业航空论文

多无人作战飞机协同攻击多目标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9页
 1.1 无人机的优势及发展趋势第6-12页
  1.1.1 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及发展状况第6-9页
  1.1.2 无人机的作战特点第9-10页
  1.1.3 无人机的发展趋势第10-12页
 1.2 无人机多机协同作战的意义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6页
  1.2.1 无人机的武器携带第12页
  1.2.2 多目标攻击第12-13页
  1.2.3 无人机多机协同作战第13-16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第16-19页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1.3.2 论文的创新第17-18页
  1.3.3 论文的结构第18-19页
第二章 最优航线的建立第19-28页
 2.1 建立威胁场的 Voronoi图第19-20页
 2.2 构造赋权有向图第20-21页
 2.3 建立初始航线第21-22页
 2.4 最优控制法第22-25页
  2.4.1 UCAV飞行航迹点的切圆第22-24页
  2.4.2 UCAV飞行转弯方向第24页
  2.4.3 带参数的圆C第24页
  2.4.4 具体算法流程第24-25页
  2.4.5 满足 Voronoi航线长度与最优控制航迹长度相等的k值第25页
 2.5 仿真结果第25-28页
  2.5.1 Voronof航线长度与最优控制航迹长度相等第25-26页
  2.5.2 k=1时的最优控制航迹第26-28页
第三章 多机协同航线规划第28-42页
 3.1 多目标分配第28-29页
  3.1.1 概述第28-29页
 3.2 地面目标的目标分配第29-34页
  3.2.1 问题描述第29-30页
  3.2.2 生成可飞航线图第30-31页
  3.2.3 航线的多目标分配第31-34页
 3.3 空中目标的目标分配第34-38页
  3.3.1 空战态势评估和威胁评估的威胁指数法第34-37页
  3.3.2 目标分配第37-38页
 3.4 协同规划第38-42页
  3.4.1 时间的协同第38-40页
  3.4.2 编队之间的协同第40-41页
  3.4.3 机组之间的协同第41-42页
第四章 制导武器的发射第42-61页
 4.1 攻击方式与导引规律第42-45页
  4.1.1 纯追踪攻击第42-44页
  4.1.2 比例导引律第44-45页
 4.2 反辐射导弹概述第45-54页
  4.2.1 反辐射导弹的数学模型第46-48页
  4.2.2 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区第48-49页
  4.2.3 攻击区内的代价分布第49-54页
 4.3 空空导弹概述第54-61页
  4.3.1 空空导弹的数学模型第54-57页
  4.3.2 空空导弹的攻击区第57-58页
  4.3.3 空空导弹攻击区包线的解算第58-61页
第五章 综合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1-74页
 5.1 仿真结果第61-72页
 5.2 仿真结果分析及结论第72-74页
结束语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电子焊接助焊剂及其焊点组织研究
下一篇:马叙伦“六书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