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理论视域下的文学空间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22页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第18-22页
1 空间转向与当代文化思想转型第22-38页
   ·空间转向与思维方式的变革第22-30页
     ·空间转向祛除了形而上学宏大叙事对生存空间的遮蔽第25-27页
     ·空间转向祛除了历史决定论时间意识对在场空间的遮蔽第27-30页
   ·空间转向与文学理论范式的当代转换第30-38页
2 空间理论的辩证思考第38-51页
   ·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空间认识论第38-41页
   ·以生存-实践论哲学为基础的空间生产论第41-47页
   ·以后现代哲学为基础的空间权力论第47-51页
3 生存-实践论视域下的空间特性第51-63页
   ·广延无限性与边界有限性的统一第51-54页
   ·自然地理性与社会历史性的统一第54-56页
   ·客观实在性与文化表征性的统一第56-58页
   ·生活场域性与身体在场性的统一第58-63页
4 文化表征实践与文学空间表征第63-79页
   ·空间的生存性、体验性与审美性第63-69页
   ·表征空间与文化表征实践第69-72页
   ·文化表征空间与文学表征实践第72-79页
5 传统空间的裂变与现代空间的重构第79-96页
   ·“天下”疆域的崩解与世界视域的开启第79-83页
   ·全球空间意识与文学空间的现代性发生第83-90页
   ·跨语际实践与新小说的翻译现代性第90-96页
6 民族想象共同体与国家空间的建构第96-111页
   ·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与权力统制的空间政治第97-101页
   ·领土疆域的沦陷与国家意识形态强化第101-104页
   ·文学宏大叙事与国家空间隐喻第104-107页
   ·传播的“时空分延”与文学的国家空间整合第107-111页
7 都市空间景观与感觉经验表达第111-128页
   ·都市的兴起和空间体验的“感觉化”第111-117页
   ·都市艺术与小说叙事的“空间化”第117-122页
   ·“景观社会”与单向度的人第122-128页
8 面向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空间的发现第128-146页
   ·日常生活批判:生活世界的平庸与神奇第128-132页
   ·日常生活的缺场与生活空间的消散第132-138页
   ·日常生活空间的重构与艺术化生存的多样可能性第138-146页
9 文化政治权力与身体的空间规训第146-163页
   ·从身体的贬抑放逐到身体的空间政治第146-150页
   ·性别、身体与空间压迫的历史第150-154页
   ·性别政治学视域中的身体空间规训第154-157页
   ·身体写作中自我空间的敞开与解放第157-163页
结束语第163-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3页
附录第173-175页
致谢第175-1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76-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秦文论范畴生成土壤和来源的考察
下一篇: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