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机器人壳体驱动车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中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展望 | 第13-18页 |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综合设计法在设计中的应用 | 第19-27页 |
·综合设计法 | 第19-21页 |
·综合设计法的内涵 | 第19-20页 |
·综合设计法的优点 | 第20-21页 |
·机械运动系统评价的涵义与评价的准则 | 第21-24页 |
·机构的评价指标 | 第21-22页 |
·系统工程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机械运动方案的价值评定 | 第23-24页 |
·本论文的设计要求 | 第24-27页 |
·绝热层打磨机器人的性能要求 | 第24-25页 |
·打磨机器人的实现目标 | 第25-27页 |
第3章 壳体驱动车关键机构方案设计评价 | 第27-40页 |
·发动机壳体的支撑驱动机构方案设计 | 第27-28页 |
·支撑轮调节机构的方案设计与评价 | 第28-33页 |
·平板调节机构 | 第28-30页 |
·垫板调节机构 | 第30-31页 |
·丝杠调节机构 | 第31-32页 |
·旋转板调节机构 | 第32-33页 |
·车体定位装置的方案设计与评价 | 第33-35页 |
·系统坐标系的建立 | 第33页 |
·螺栓定位机构 | 第33-34页 |
·弹簧定位机构 | 第34-35页 |
·电磁铁定位机构 | 第35页 |
·发动机壳体封头挡板装置 | 第35-40页 |
第4章 壳体驱动车主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第40-57页 |
·引言 | 第40页 |
·托辊支撑轮尺寸对壳体驱动车的影响 | 第40-43页 |
·对本机器人进行打滑的探讨 | 第43-46页 |
·打滑现象的原因及危害 | 第44页 |
·打滑现象的避免措施 | 第44-46页 |
·托辊支撑轮与发动机壳体接触表面受力及变形分析 | 第46-52页 |
·对发动机壳体和支撑轮进行静力学分析 | 第46-51页 |
·对发动机壳体和支撑轮进行动力学分析 | 第51-52页 |
·壳体安全性分析 | 第52-57页 |
·壳体最大转动速度与包角之间的关系 | 第52-54页 |
·推力与包角之间的关系 | 第54-57页 |
第5章 发动机壳体中心轴线误差分析 | 第57-70页 |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 第57-58页 |
·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 第57页 |
·加工经济精度 | 第57页 |
·原始误差 | 第57页 |
·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 第57-58页 |
·发动机壳体中心轴线的静态误差分析 | 第58-65页 |
·影响发动机壳体中心轴线误差的因素 | 第58-59页 |
·模型简化 | 第59-60页 |
·零部件的加工及安装精度对打磨中心高度的误差影响 | 第60-65页 |
·发动机壳体中心轴线的动态误差分析 | 第65-70页 |
·发动机壳体外圆的椭圆度误差对打磨中心高度的影响 | 第65-7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