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图目录第10-11页
表目录第11-12页
第一章 概述第12-16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第16-55页
 第一节 协作学习第16-35页
  一、协作学习的多学科视野研究第16-22页
  二、协作学习概念发展第22-28页
  三、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第28-30页
  四、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传统协作学习的区别第30-35页
 第二节 非正式交流第35-41页
  一、非正式交流概念第35-37页
  二、非正式交流的主要优势第37-39页
  三、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第39-41页
 第三节 学习共同体第41-50页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追溯第41-45页
  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第45-50页
 第四节 教师跨学科学习第50-55页
  一、"学科"与"跨学科"第50-54页
  二、教师跨学科学习的必要性第54-55页
第三章 教师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第55-62页
 第一节 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的必要性第55-56页
 第二节 教师跨学科学习共同体产生原因及价值分析第56-59页
  一、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的实践反思第56-58页
  二、教师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分析第58-59页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优点第59-62页
第四章 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模式设计第62-74页
 第一节 "双自"模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模式第62-70页
  一、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模式的种类第62-67页
  二、"双自"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模式的体系建构第67-70页
 第二节 "双自"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模式内涵与特点第70-74页
  一、"双自"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模式内涵第71-72页
  二、"双自"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模式的特点第72-74页
第五章 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的技术支持第74-106页
 第一节 社会性软件与交流工具第74-87页
  一、社会性软件概述第74-77页
  二、几种典型工具第77-85页
  三、在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中应用的特点第85-87页
 第二节 关键技术研究第87-96页
  一、Ajax第88-91页
  二、Mashup第91-93页
  三、语义Web第93-96页
 第三节 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平台的实现第96-106页
  一、系统整体框架第96-100页
  二、典型功能模块介绍第100-106页
第六章 案例研究:"网络教育环境下跨学科知识共享"网站第106-131页
 第一节 案例简介第106-109页
 第二节 研究设计第109-115页
 第三节 数据统计和分析第115-128页
  一、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第116-122页
  二、内容分析研究第122-125页
  三、访谈研究第125-128页
 第四节 讨论第128-13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1-134页
 第一节 内容回顾第131-132页
 第二节 本文的贡献第132页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0页
后记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验式虚拟实验研究
下一篇:紫外光梳驱动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