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虚拟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图目录 | 第12-14页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5-24页 |
·科学实验的教育价值 | 第15-1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8-3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论文的架构 | 第30-32页 |
第2章 虚拟现实(VR)与虚拟实验 | 第32-56页 |
·VR技术及其教育应用 | 第32-42页 |
·VR技术概览 | 第32-38页 |
·VR技术教育应用的哲学解读 | 第38-40页 |
·VR技术教育应用的优势 | 第40-42页 |
·基于VR技术的虚拟实验 | 第42-56页 |
·虚拟实验的内涵 | 第42-43页 |
·虚拟实验的教育应用 | 第43-56页 |
第3章 虚拟实验中的体验学习 | 第56-103页 |
·深入体验学习 | 第56-69页 |
·"体验"的涵义 | 第56-59页 |
·体验学习概念及理论模型 | 第59-69页 |
·虚拟实验环境中的体验学习 | 第69-80页 |
·学习环境的基本概念 | 第69-71页 |
·虚拟学习环境 | 第71-73页 |
·虚拟实验环境 | 第73-76页 |
·虚拟实验环境中的体验学习 | 第76-80页 |
·体验式虚拟实验(EVL)学习模式与策略 | 第80-89页 |
·EVL学习模式 | 第80-84页 |
·EVL学习策略 | 第84-89页 |
·体验式虚拟实验学习环境 | 第89-103页 |
·EVL沉浸式学习环境 | 第90-93页 |
·EVL问题式学习环境 | 第93-103页 |
第4章 EVL总体设计与实现 | 第103-151页 |
·EVL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103-109页 |
·体验的角度 | 第103-105页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 | 第105-107页 |
·科学探究的角度 | 第107-109页 |
·分布式协同EVL总体架构 | 第109-125页 |
·分布式协同的概念 | 第109-112页 |
·分布式协同EVL体系结构 | 第112-119页 |
·分布式协同EVL模块构成 | 第119-124页 |
·系统总体开发步骤 | 第124-125页 |
·EVL关键技术与实现 | 第125-151页 |
·开发工具选择 | 第125-128页 |
·动态视景建模过程 | 第128-131页 |
·几何实体建模 | 第131-134页 |
·虚拟世界的表示与绘制 | 第134-139页 |
·交互技术 | 第139-147页 |
·智能虚拟仪器技术 | 第147-151页 |
第5章 EVL应用案例分析与评价 | 第151-182页 |
·应用原则与评价设计 | 第151-164页 |
·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分析 | 第151-152页 |
·科学实验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 第152-154页 |
·中学物理EVL应用原则 | 第154-155页 |
·EVL体验式目标设计 | 第155-159页 |
·EVL体验式评价设计 | 第159-164页 |
·案例设计与评价 | 第164-182页 |
·案例:中学物理协同EVL系统及其应用 | 第164-171页 |
·EVL实证案例分析与评价 | 第171-18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82-188页 |
·总结 | 第182-185页 |
·未来研究 | 第185-188页 |
附录 | 第188-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0-196页 |
后记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