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引言 | 第8-25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理论研究综述 | 第10-25页 |
| 2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焦虑水平的实证研究程序与方法 | 第25-41页 |
| ·归因问卷的编制与修订 | 第25-27页 |
| ·大学生归因方式调查问卷(ASQU)的心理测量学检验 | 第27-29页 |
|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的心理测量学检验 | 第29-39页 |
| ·讨论 | 第39-41页 |
| 3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数据特点与结果 | 第41-166页 |
| ·ASQU学业部分的数据特点与结果 | 第41-106页 |
| ·ASQU人际部分的数据特点与结果 | 第106-163页 |
| ·当代大学生学业与人际存在的实际问题 | 第163-166页 |
| 4 大学生STAI的数据特点与结果 | 第166-180页 |
| ·SAI的数据特点与结果 | 第166-174页 |
| ·TAI的数据特点与结果 | 第174-178页 |
| ·SAI与TAI的关系研究 | 第178-180页 |
| 5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 | 第180-190页 |
| ·大学生学业与人际的实际情况与焦虑水平的关系 | 第180页 |
|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的初步探索 | 第180-190页 |
| 6 本研究的贡献、不足、展望及建议 | 第190-193页 |
| ·贡献 | 第190-191页 |
| ·不足 | 第191页 |
| ·展望 | 第191-192页 |
| ·值得教育工作注意的事项 | 第192-193页 |
| 附录 | 第193-2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5-209页 |
| 后记 | 第209-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