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基于娄底市市区6所中职学校的调查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的对象 | 第14-15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文献查阅法 | 第16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 ·个案访谈 | 第16页 |
| ·统计分析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中职学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7-26页 |
|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17-18页 |
| ·调查对象 | 第17-18页 |
| ·调查方法 | 第18页 |
| ·测量工具 | 第18页 |
|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 2 调查结果 | 第18-22页 |
| ·娄底市市区中职女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 | 第18-19页 |
| ·各人口学统计变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19-22页 |
| 3 分析与讨论 | 第22-26页 |
| ·娄底市市区女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特点 | 第22页 |
| ·影响娄底市市区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背景因素分析 | 第22-26页 |
| ·年龄因素 | 第22-23页 |
| ·教龄因素 | 第23页 |
| ·学历因素 | 第23页 |
| ·职称因素 | 第23-24页 |
| ·任教科目因素 | 第24页 |
| ·婚姻状况因素 | 第24-25页 |
| ·生育状况因素 | 第25页 |
| ·班主任状况因素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中职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 第26-37页 |
| 1 外部因素 | 第27-33页 |
| ·组织管理不完善 | 第27页 |
| ·社会支持欠缺 | 第27-28页 |
| ·工作负荷繁重 | 第28-29页 |
| ·教学工作量大 | 第28-29页 |
| ·学生管教难 | 第29页 |
| ·职业压力大 | 第29-32页 |
| ·职业承诺低 | 第29-30页 |
| ·招生任务重 | 第30-31页 |
| ·科研压力大,职称评定难 | 第31页 |
| ·竞争激烈,发展前途渺茫 | 第31-32页 |
| ·婚姻家庭影响 | 第32-33页 |
| 2 内部因素 | 第33-37页 |
| ·知识技能枯竭 | 第33页 |
| ·自我效能感弱 | 第33-34页 |
| ·专业承诺低 | 第34页 |
| ·理想与信念迷茫 | 第34-35页 |
| ·个性、心理、生理的影响 | 第35页 |
| ·人际关系淡漠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缓解和消除中职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 | 第37-44页 |
| 1 外减压力 | 第37-40页 |
| ·组织层面 | 第37-39页 |
| ·坚持以人为本 | 第37-38页 |
| ·实行民主管理 | 第38页 |
| ·创设和谐环境 | 第38-39页 |
| ·社会层面 | 第39-40页 |
| ·加大有效支持 | 第39页 |
| ·消除性别偏见 | 第39-40页 |
| 2 内强素质 | 第40-44页 |
| ·正确认识倦怠与自我,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 第40-41页 |
| ·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坚定信心 | 第41-42页 |
|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 第42页 |
| ·加强锻炼,丰富生活,学会放松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44-45页 |
|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 研究不足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A | 第48-50页 |
| 附录B | 第50-52页 |
| 附录C | 第52-53页 |
| 附录D.1 | 第53-54页 |
| 附录D.2 | 第54-55页 |
| 附录D.3 | 第55-56页 |
| 附录D.4 | 第56-57页 |
| 附录D.5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