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6-PUS/UPS并联机器人结构设计及理论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概述第11页
   ·并联机器人的应用第11-16页
   ·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8-19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并联机器人构型确定及运动学分析第20-31页
   ·引言第20页
   ·并联机器人构型设计第20-23页
     ·构型设计基本思想第20-21页
     ·并联机器人机构选型第21页
     ·并联机器人描述第21-23页
   ·6-PUS 分支位置反解分析第23-26页
   ·6-PUS 分支速度分析第26-30页
     ·速度雅可比矩阵第26-27页
     ·力雅可比矩阵第27-28页
     ·验证雅可比矩阵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并联机器人样机结构设计第31-50页
   ·设计思路第31-32页
   ·重要参数的确定第32-39页
     ·工作空间第32-34页
     ·全条件性能指标第34-39页
   ·重要零部件的设计第39-43页
     ·球铰和虎克铰第39-41页
     ·直线运动单元第41-42页
     ·中间分支设计第42-43页
   ·重要零件的校核第43-47页
     ·底座第43-44页
     ·机架顶第44-45页
     ·联接件第45-47页
   ·并联机器人整体模型及样机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第50-67页
   ·引言第50页
   ·影响工作空间的因素第50-55页
     ·极限杆长约束第51页
     ·铰链摆角约束第51-53页
     ·杆件之间干涉约束第53-55页
   ·灵活倾斜角第55-56页
   ·工作空间三维表达法第56-57页
   ·工作空间搜索实现第57-63页
     ·球坐标搜索法第58-59页
     ·搜索流程第59-60页
     ·6-PUS/UPS 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第60-63页
   ·奇异分析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并联机器人精度分析第67-85页
   ·引言第67页
   ·误差建模方法综述第67-68页
   ·误差模型的建立第68-69页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误差分析第69-81页
     ·驱动副输入误差随机量抽样第69-70页
     ·铰链间隙误差随机量抽样第70-81页
   ·精度分布情况第81-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第85-86页
附录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作者简介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的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