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对低年级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8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二) 研究动态与理论探析第10-15页
  1、学者关于大学生网络使用的讨论议题和主流观点第10-13页
  2、虚拟社区的一些特质及与现实社区的异同第13-15页
 (三) 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第15-18页
  1、概念界定第15-16页
  2、研究方法第16页
  3、研究对象及其特征第16-17页
  4、文章框架第17-18页
一、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情况第18-28页
 (一) 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基本使用习惯第18-25页
  1、样本基本分布情况的介绍第18-19页
  2、调查对象的上网时间及其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第19-23页
  3、调查对象的上网地点第23-24页
  4、调查对象的上网目的第24-25页
 (二) 大学生对虚拟社区的使用情况第25-28页
  1、邮箱、聊天工具与博客的使用情况第25-26页
  2、大学生与论坛的基本使用情况第26-28页
二、虚拟社区中的角色塑造与互动逻辑第28-44页
 (一) 大学生在虚拟社区中的角色塑造和形象管理第28-39页
  1、网名——虚拟社区中的角色塑造第28-32页
  2、论坛中的形象管理第32-36页
  3、虚拟社区中,受欢迎和令人讨厌的人格特质第36-39页
 (二) 现实生活与虚拟社区的交互影响第39-44页
  1、可以说的、不能说的——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控制第39-40页
  2、网友与朋友——虚拟与现实的交集第40-43页
  3、虚拟社区的使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第43-44页
三、虚拟社区中的权力与管理第44-50页
 (一) 管理员——虚拟社区中的规范与权威第44-47页
  1、虚拟社区是否需要管理员第44-46页
  2、怎样的管理员才是合格的第46-47页
 (二) 作为网友的师长——网络对现实权威的建构第47-50页
四、加强网络建设对低年级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良性作用第50-53页
 (一) 低年级大学生的特征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建设第50页
 (二) 如何加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良性作用第50-53页
  1、依托校内电子阅览室,构建生动健康的校园网络第50页
  2、建立起完善的网络管理员制度第50-51页
  3、创新网络传播体制和手段,使思想教育更易为大学生接受第51页
  4、增强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紧跟党和国家政策的脚步第51-52页
  5、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的信息筛选和自控能力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6页
附录第56-58页
后记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90后大学生财富观
下一篇:影响高校贫困生成才的因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