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页 |
·企业集团 | 第9页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 第9页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 第9页 |
·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12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8页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企业集团内部的组织结构决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 第13页 |
·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引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 第13页 |
·企业集团不同发展阶段制约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 第13-14页 |
·企业集团发展的主营方向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 第14页 |
·国内企业集团各类财务管理模式的类型 | 第14-16页 |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 第14-15页 |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 第15页 |
·“综合式”财务管理模式 | 第15页 |
·“相对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 第15-16页 |
·不同企业集团适应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 | 第16页 |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16-17页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未能得到优化 | 第17页 |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不科学,使用效率低 | 第17页 |
·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的全面财务管理有缺陷 | 第17页 |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缺乏统一性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国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简介及启示 | 第18-21页 |
·国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及比较 | 第18-19页 |
·欧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 第18页 |
·日本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 第18-19页 |
·对我国企业的借鉴与启示 | 第19-21页 |
·以资产为纽带,理顺产权关系 | 第19页 |
·完善集团的管理体制,处理好财务权限上的集权与分权关系 | 第19-20页 |
·建立合法的金融平台,实施资金集中有偿调配 | 第20-21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 | 第21-31页 |
·我国企业集团现行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选择——相对集权模式 | 第21-24页 |
·企业选择相对集权模式的原因 | 第21-22页 |
·相对集权模式的实现方式 | 第22页 |
·相对集权模式的运行保证 | 第22-23页 |
·相对集权模式的弊端 | 第23-24页 |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的探索 | 第24-25页 |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关键要素的优化 | 第24-25页 |
·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互补与融合 | 第25页 |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未来发展——集成化模式 | 第25-31页 |
·“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定义及特征 | 第25-27页 |
·构建“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原因及必要性 | 第27-28页 |
·企业集团“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28-31页 |
第五章 华银电力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分析 | 第31-41页 |
·华银电力的概述 | 第31-32页 |
·华银电力财务管理优化前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 第32-33页 |
·管控手段落后 | 第33页 |
·现金流分散沉淀,造成资金成本不必要的浪费 | 第33页 |
·财务信息不能共享,数出多门,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 第33页 |
·华银电力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 | 第33-37页 |
·华银电力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选择 | 第33-34页 |
·华银电力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 第34-35页 |
·华银电力“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手段的优化 | 第35-37页 |
·华银电力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效果评价 | 第37-41页 |
·华银电力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后的财务管理手段 | 第38页 |
·华银电力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后的内部控制 | 第38-39页 |
·华银电力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后的预算控制 | 第39页 |
·华银电力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后的资金管理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