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教学培养制度中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对华中科技大学2347名本科生的调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研究的出发点第9-23页
   ·背景与问题提出第9-10页
   ·相关文献综述第10-19页
     ·关于自主性的相关研究第10-15页
     ·关于大学生培养制度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培养制度和学生自主性相关研究第16-18页
     ·文献评述第18-19页
   ·研究的思路第19-21页
   ·研究的方法第21-23页
     ·收集资料的方法第21页
     ·抽样与调查第21-22页
     ·分析资料的方法第22页
     ·调查样本概况第22-23页
2 教育主体对现行教学培养制度的评价第23-29页
   ·对现行教学培养制度自主性的评价第23-25页
   ·对现行教学培养制度自主需求满足性的评价第25-29页
     ·现行教学培养制度对学生课程选修需求满足性第25-26页
     ·现行教学培养制度对学生课程知识需求满足性评价第26-27页
     ·现行培养制度对学生能力、素质需求满足性评价第27-29页
3 教育主体的自主性需求内容第29-38页
   ·教育主体在课程体系环节自主性需求内容第29-36页
     ·课程选修门数选择第29-31页
     ·课程范围选择第31-33页
     ·课程学分选择第33-35页
     ·专业课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选择第35-36页
   ·教育主体在集中实践环节的自主性需求内容第36-38页
     ·专业实习方式选择第36页
     ·毕业论文选题方式选择第36-38页
4 不同类别教育主体的自主性需求内容特征第38-54页
   ·不同性别学生自主性需求内容特征第38-40页
     ·不同性别学生课程选修门数差异第38-39页
     ·不同性别学生专业实习方式选择差异第39页
     ·不同性别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式选择差异第39-40页
   ·不同年级学生自主性需求内容特征第40-42页
     ·不同年级学生课程选修门数差异第40-41页
     ·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实习方式选择差异第41-42页
     ·不同年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式选择差异第42页
   ·不同学科类别学生自主性需求内容特征第42-45页
     ·不同学科类别学生课程选修门数差异第42-43页
     ·不同学科类别学生专业实习方式选择差异第43-44页
     ·不同学科类别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式选择差异第44-45页
   ·不同家庭居住类型学生自主性需求内容特征第45-47页
     ·不同家庭居住类型学生课程选修门数差异第45-46页
     ·不同家庭居住类型学生专业实习方式选择差异第46页
     ·不同家庭居住类型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式选择差异第46-47页
   ·不同自评学习态度学生自主性需求内容特征第47-50页
     ·不同自评学习态度学生课程选修门数差异第47-48页
     ·不同自评学习态度学生专业实习方式选择差异第48-49页
     ·不同学习态度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式选择差异第49-50页
   ·不同自评学习成绩学生自主性需求内容特征第50-54页
     ·不同自评学习成绩学生课程选修门数差异第50-51页
     ·不同自评学习成绩学生专业实习方式选择差异第51页
     ·不同自评学习成绩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式差异第51-54页
5 教育主体选择目的中的自主性倾向第54-62页
   ·在选课选择目的中的自主性倾向第54-59页
     ·教育主体在课程选择依据或目的中的自主性倾向第54-56页
     ·不同类别教育主体在课程选择依据或目的中的自主性倾向第56-58页
     ·教育主体课程选择的自主性类型第58-59页
   ·在集中实践环节选择目的中的自主性倾向第59-60页
   ·在课外学分环节选择目的中的自主性倾向第60-62页
6 结论与讨论第62-68页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第62-63页
   ·学校教学培养制度与学生自主性需求的关系第63-64页
   ·大学生自主性的理性与引导第64-65页
   ·制度化程度与自主性需求第65-66页
   ·了解和评价学生自主性的方法第66-67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74-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传播与环境不同层次的视角分析灾难外交中公共关系模型的角色--以2003年5月21日布米尔达斯地震为例
下一篇:论数字时代的学术规范与教育--以新闻传播学专业大学生学术规范认知调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