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动力电池管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动力电池管理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动力电池管理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铅酸蓄电池特性及其SOC估算 | 第17-31页 |
2.0 电力工程车对动力电池组的要求 | 第17-19页 |
2.1 牵引动力电池的选型 | 第19-20页 |
2.2 铅酸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3 铅酸电池的失效模式 | 第21-23页 |
2.4 铅酸电池SOC估算 | 第23-30页 |
2.4.1 SOC定义 | 第23页 |
2.4.2 铅酸电池SOC估算方法比较 | 第23-28页 |
2.4.3 本文采用的方法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31-48页 |
3.1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31-33页 |
3.2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 第33-34页 |
3.3 电池组单节电压采集方案 | 第34-39页 |
3.3.1 电池组的单节电压测量方法 | 第34-38页 |
3.3.2 电池组单体电压采集方案设计 | 第38-39页 |
3.4 电池组的均衡控制方案 | 第39-47页 |
3.4.2 铅酸电池组的均衡判别方式 | 第39-40页 |
3.4.3 铅酸电池组的均衡策略 | 第40-42页 |
3.4.4 均衡控制方法比较 | 第42-46页 |
3.4.5 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案设计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8-61页 |
4.1 主控芯片的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4.2 采集芯片的电路设计 | 第49-51页 |
4.3 电池组数据的采集与检测 | 第51-55页 |
4.3.1 电池组单体电池电压采集电路 | 第51-53页 |
4.3.2 电池组电流采集电路 | 第53-54页 |
4.3.3 电池组的温度采集电路 | 第54-55页 |
4.4 电池组的均衡控制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4.5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56-60页 |
4.5.1 CAN通信接口设计 | 第56-58页 |
4.5.2 UART通信接口设计 | 第58-59页 |
4.5.3 LIN总线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1-77页 |
5.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61-62页 |
5.2 主控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62-63页 |
5.3 采集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63-66页 |
5.4 实时通讯的软件设计 | 第66-73页 |
5.4.1 CAN总线通讯设计 | 第66-71页 |
5.4.2 UART通讯设计 | 第71-73页 |
5.5 显示界面设计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实验验证 | 第77-87页 |
6.1 实验平台搭建 | 第77-78页 |
6.2 电池管理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第78-86页 |
6.2.1 数据采集结果分析 | 第78-81页 |
6.2.2 SOC估算结果分析 | 第81-82页 |
6.2.3 系统通讯结果分析 | 第82-83页 |
6.2.4 均衡管理结果分析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