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1页 |
第一节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6页 |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 第6-9页 |
第三节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点 | 第9-11页 |
第一章 电子音乐与神话人物题材相结合的音乐作品分析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第13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开幕式《大闹天宫》作品分析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第13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B组获奖作品《玄鸟》作品分析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大型民族昆舞剧《嫦娥奔月》的音乐分析 | 第15-19页 |
第二章 屈原《九歌》对音乐创作的启示及设计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屈原《九歌》潜在的音乐创作空间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屈原《九歌》人物形象的音乐造型设计 | 第20-24页 |
第三节 电子音乐《九歌》整体结构设计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九歌》电子音乐创作实现技术 | 第26-34页 |
第一节 作品中采样音色的运用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作品选用的主要音色及形象表现 | 第27-29页 |
第三节 作品中织体与和声的运用 | 第29-30页 |
第四节 作品中音频变形的运用 | 第30-34页 |
第四章 电子音乐《九歌》与影像的结合 | 第34-36页 |
第一节 音乐表现与影像表现的契合性 | 第35页 |
第二节 音乐与影像的风格关联 | 第35页 |
第三节 音乐与影像的呈现关联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楚辞《九歌》原文 | 第40-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