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1 文献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实地调研 | 第13页 |
1.2.3 专家访谈 | 第13页 |
1.2.4 调查问卷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供应商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15-25页 |
2.1 供应链 | 第15-18页 |
2.1.1 供应链简述 | 第15页 |
2.1.2 汽车产业供应链的结构 | 第15-17页 |
2.1.3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次级零部件供应商管理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供应商评价指标 | 第18-19页 |
2.3 供应商评价的方法 | 第19-24页 |
2.3.1 方法介绍与比较 | 第19-21页 |
2.3.2 中外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A汽车零部件公司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管理的现状 | 第25-33页 |
3.1 我国汽车行业竞争环境和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2 A汽车零部件公司背景介绍 | 第26-27页 |
3.3 A汽车零部件公司供应商评价现状 | 第27-30页 |
3.3.1 A汽车零部件公司供应商特点 | 第27-29页 |
3.3.2 A汽车零部件公司供应商评价现有机制 | 第29-30页 |
3.4 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A汽车零部件公司供应商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第33-67页 |
4.1 构建原则 | 第33-34页 |
4.1.1 整体性原则 | 第33页 |
4.1.2 客观性原则 | 第33页 |
4.1.3 科学性原则 | 第33页 |
4.1.4 实用性原则 | 第33-34页 |
4.1.5 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 第34页 |
4.1.6 针对性原则 | 第34页 |
4.1.7 通用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4页 |
4.2 构建流程 | 第34-48页 |
4.2.1 确定供应商评价目标 | 第34-35页 |
4.2.2 初步评价指标构建 | 第35-42页 |
4.2.3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42页 |
4.2.4 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分析 | 第42-46页 |
4.2.5 最终指标体系 | 第46-48页 |
4.3 指标描述 | 第48-65页 |
4.3.1 定量指标 | 第48-53页 |
4.3.2 定性指标 | 第5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BP神经网络在A汽车零部件公司供应商评价中的应用 | 第67-92页 |
5.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选取 | 第67页 |
5.2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分析 | 第67-69页 |
5.3 样本数据的选取和预处理 | 第69-75页 |
5.4 期望输出值的确定 | 第75-82页 |
5.5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的步骤 | 第82-84页 |
5.6 BP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第84-85页 |
5.7 BP神经网络网络训练及仿真结果 | 第85-91页 |
5.7.1 用GUI方式调用神经网络工具箱 | 第85页 |
5.7.2 导入输入层、目标输出的数据 | 第85-86页 |
5.7.3 建立网络,设置参数 | 第86-88页 |
5.7.4 样本训练 | 第88-90页 |
5.7.5 预测结果及评价 | 第90-9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附录1 | 第98-108页 |
附录2 | 第108-115页 |
附录3 | 第115-11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附件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