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研究--基于河南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3-23页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3-14页
        1、研究背景第13页
        2、选题意义第13-14页
    (二) 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 文献综述第16-20页
        1、校园网络舆论概念的研究第16页
        2、关于校园网络舆论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6-17页
        3、有关校园网络舆论的生成机制研究第17页
        4、有关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机制研究第17-18页
        5、关于网络舆论参与的研究第18-19页
        6、文献研究评析第19-20页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0-22页
        1、研究方法第20页
        2、研究思路第20-22页
    (五) 创新点第22-23页
二、校园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概述第23-31页
    (一) 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的基本内涵第23-25页
    (二)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第25-28页
        1、出现话题阶段第25-26页
        2、意见产生和舆论领袖出现阶段第26-27页
        3、意见的扩散及波动阶段第27页
        4、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阶段第27-28页
    (三) 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与一般网民舆论参与的区别第28-31页
        1、大学生群体较一般网民具有特殊性和高知性第28-29页
        2、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的内容较一般网民更为丰富第29页
        3、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表达较一般网民更为理性第29-30页
        4、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中的越轨行为较一般网民更可控第30-31页
三、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第31-56页
    (一) 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的现状调查第31-35页
        1、样本的基本情况第31-32页
        2、问卷的信度分析第32-35页
        3、问卷的结构第35页
    (二) 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现状的描述与分析——以河南部分高校为例第35-52页
        1、大学生校园网络使用状况分析第35-39页
        2、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的基本特征分析第39-41页
        3、对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现状的分析第41-44页
        4、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的影响要素分析第44-49页
        5、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第49-52页
    (三) 调查结果与启示第52-56页
        1、调查结果第52页
        2、结果启示第52-56页
四、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56-61页
    (一) 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双重影响导致大学生在校园网络舆论参与中未能有效发挥主体性第56-57页
    (二) 校园网络舆论传播内容的广泛性、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的失衡第57页
    (三) 大学生群体心智发展不成熟导致学生舆论领袖作用不明显第57-58页
    (四) 校园网络舆论平台建设滞后导致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影响力不足第58-61页
        1、内容不够多样,缺乏贴近性第58-59页
        2、缺乏互动性第59页
        3、舆论导向模式发生偏失第59-61页
五、引导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的对策第61-66页
    (一) 加强理想信念、心理健康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意识第61-62页
    (二) 加强网络制度化建设,优化校园舆论环境,畅通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渠道第62-64页
    (三) 培养壮大网络舆论领袖队伍,规范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行为第64-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附录 关于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的调査问卷第70-78页
    一、个人基本信息第70页
    二、大学生校园网络使用情况及参与行为调查第70-73页
    三、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舆论现状的认知调查第73-74页
    四、影响大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参与行为的因素调查第74-76页
    五、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看法调查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公共选修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以H大学为例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联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