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包装学论文--包装材料论文

抗菌复合蛋白薄膜的静态超高压改性及其传质迁移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第10-11页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3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1页
    1.2 活性抗菌复合蛋白膜的研究及应用第11-13页
        1.2.1 复合蛋白薄膜成膜基材的研究第11-12页
        1.2.2 活性抗菌物质的作用研究第12-13页
    1.3 薄膜静态超高压改性的研究及应用第13-14页
        1.3.1 静态超高压改性机理研究第13-14页
        1.3.2 静态超高压改性的应用第14页
    1.4 活性抗菌物质的传质迁移研究第14-15页
    1.5 发展趋势和展望第15-16页
第二章 活性抗菌复合蛋白膜的包装性能和抑菌性能研究第16-31页
    2.1 前言第16-1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2.2.1 材料第17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17-18页
        2.2.3 抗菌薄膜的制备第18-19页
        2.2.4 抗菌薄膜性能测试第19-21页
        2.2.5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第2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1-30页
        2.3.1 活性抗菌复合蛋白成膜溶液的粒度分析第21-22页
        2.3.2 活性抗菌复合蛋白薄膜的扫描电镜结果分析第22-23页
        2.3.3 活性抗菌复合蛋白薄膜机械性能分析第23-24页
        2.3.4 活性抗菌复合蛋白薄膜色度分析第24-26页
        2.3.5 活性抗菌复合蛋白薄膜的水溶性分析第26页
        2.3.6 活性抗菌复合蛋白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结果分析第26-27页
        2.3.7 活性抗菌复合蛋白薄膜的透氧性分析第27页
        2.3.8 活性抗菌复合蛋白薄膜的抑菌性能分析第27-30页
    2.4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静态超高压处理对复合蛋白抗菌膜性能的影响第31-42页
    3.1 前言第31-32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3.2.1 材料与仪器第32页
        3.2.2 实验方法第32-34页
            3.2.2.1 绿色复合抗菌薄膜的制备第32-33页
            3.2.2.2 薄膜性能测试第33-3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4-41页
        3.3.1 薄膜红外光谱分析第34-36页
        3.3.2 扫描电镜分析结果第36-37页
        3.3.3 超高压处理对抗菌薄膜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影响分析第37-38页
        3.3.4 不同超高压处理压力和时间的抗菌薄膜热封性能分析第38页
        3.3.5 不同超高压处理压力和时间的抗菌薄膜透氧性分析第38页
        3.3.6 不同超高压处理压力和时间的抗菌薄膜水蒸气透过率分析第38-39页
        3.3.7 不同超高压处理压力和时间的抗菌薄膜水溶性分析第39-40页
        3.3.8 薄膜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量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第40-41页
    3.4 结论第41-42页
第四章 山梨酸钾从不同静态超高压处理薄膜向食品模拟液的传质迁移研究第42-53页
    4.1 前言第42-43页
    4.2 理论分析第43-45页
        4.2.1 迁移模型第43-44页
        4.2.2 山梨酸钾迁移释放数学模型第44-45页
    4.3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4.3.1 材料与设备第45-46页
        4.3.2 薄膜制备与配方第46页
        4.3.3 食品模拟液的制备第46-47页
        4.3.4 扩散实验第47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4.4.1 添加不同比例的山梨酸钾的迁移扩散比率变化第47-48页
        4.4.2 不同温度条件下山梨酸钾的迁移扩散比率变化第48-49页
        4.4.3 不同静态超高压处理压力后的薄膜中山梨酸钾的释放动力学曲线第49页
        4.4.4 静态超高压处理不同时间后的薄膜中山梨酸钾的释放动力学曲线第49-50页
        4.4.5 山梨酸钾的传质迁移模型第50-52页
    4.5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5.1 结论第53-54页
    5.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农村党员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文化产业政策及事件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