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六大茶类的分类与鉴别 | 第11-13页 |
1.1.1 茶叶的价值 | 第11页 |
1.1.2 茶叶分类概况 | 第11-12页 |
1.1.3 六大茶类的感官鉴别的局限性 | 第12页 |
1.1.4 六大茶类的化学生物法鉴别的局限性 | 第12-13页 |
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 第13-15页 |
1.2.1 红外光谱学的概述 | 第13页 |
1.2.2 红外光谱技术的优点 | 第13页 |
1.2.3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 第13-14页 |
1.2.4 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 第14-15页 |
1.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5页 |
1.3 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 | 第15-20页 |
1.3.1 相关性分析 | 第15-16页 |
1.3.2 主成分分析 | 第16-17页 |
1.3.3 聚类分析 | 第17-18页 |
1.3.4 红外光谱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1.3.5 化学模式识别 | 第19-20页 |
1.4 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5 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分类领域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2 引言 | 第22-24页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3 研究路线 | 第23-24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24页 |
3.1.1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3.1.2 样品来源 | 第2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3.2.1 茶叶样品的制备 | 第24-25页 |
3.2.2 采样及样品预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3.2.3 茶叶样品光谱测定 | 第26-2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37页 |
4.1 六大茶类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8-31页 |
4.1.1 六大茶类样品光谱特征 | 第28-29页 |
4.1.2 茶叶样品谱图的官能团吸收峰的分析 | 第29-31页 |
4.2 六大茶类红外光谱相似性分析 | 第31-32页 |
4.3 茶叶样品谱图特征波段分析 | 第32-33页 |
4.3.1 光谱数据的压缩以及特征提取 | 第32页 |
4.3.2 样品光谱在红外光谱研究中特征波段的选择 | 第32-33页 |
4.3.3 样品谱图二阶导数光谱 | 第33页 |
4.4 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六大茶叶分类的研究分析 | 第33-35页 |
4.4.1 主成分分析鉴别六大茶类建立识别模型 | 第33-35页 |
4.4.2 主成分分析识别模型的结果验证 | 第35页 |
4.5 红外光谱结合聚类分析(HCA)对六大茶叶分类的研究 | 第35-37页 |
4.5.1 六大茶叶的聚类分析 | 第35-37页 |
5 讨论 | 第37-39页 |
5.1 样品的制备条件对中红外光谱定性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5.2 中红外光谱定性模型适用性的讨论 | 第38页 |
5.3 混合物分析难题与红外光谱法优势的讨论 | 第38-39页 |
6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