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铜纳米线电极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中的应用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8页
    1.1 CO_2再利用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电催化CO_2还原概述第17-20页
        1.2.1 电催化CO_2还原的优势与挑战第17-18页
        1.2.2 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机理第18-20页
    1.3 电催化CO_2还原催化剂概述第20-33页
        1.3.1 均相电催化CO_2还原催化剂第20-22页
        1.3.2 异相电催化CO_2还原催化剂第22-33页
            1.3.2.1 非金属催化剂在电催化CO_2还原中的应用第22-24页
            1.3.2.2 金属催化剂在电催化CO_2还原中的应用第24-33页
    1.4 表面浸润性及其应用第33-36页
        1.4.1 表面浸润性概述第33页
        1.4.2 表面浸润性的应用第33-36页
            1.4.2.1 浸润性在自清洁领域的应用第33-34页
            1.4.2.2 浸润性在液相分离领域的应用第34-35页
            1.4.2.3 浸润性在能源存储转换中的应用第35-36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超亲气铜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的研究第38-56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8-40页
        2.2.1 实验试剂第38-39页
        2.2.2 实验仪器第39-40页
    2.3 实验部分第40-43页
        2.3.1 材料的制备方法第40-41页
            2.3.1.1 Cu纳米线的制备第40页
            2.3.1.2 超亲气Cu纳米线的制备第40-41页
        2.3.2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41-43页
            2.3.2.1 形貌与结构表征第41-42页
            2.3.2.2 电极浸润性表征第42页
            2.3.2.3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测试第42-43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43-54页
        2.4.1 Cu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第43-44页
        2.4.2 超亲气Cu纳米线制备与表征第44-48页
        2.4.3 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测试第48-54页
    2.5 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铜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的研究第56-70页
    3.1 引言第56-57页
    3.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第57-58页
        3.2.1 实验试剂第57页
        3.2.2 实验仪器第57-58页
    3.3 实验部分第58-59页
        3.3.1 材料的制备方法第58页
            3.3.1.1 Cu纳米线阵列的制备第58页
        3.3.2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58-59页
            3.3.2.1 形貌与结构表征第58-59页
            3.3.2.2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测试第59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3.4.1 Cu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表征第59-63页
        3.4.2 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测试第63-69页
    3.5 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致谢第80-82页
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84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84-85页
附件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对不同茶类的鉴别
下一篇:基于质谱成像技术的抗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化合物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