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一)学困生转化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 第12页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困生转化提供依据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一)学困生 | 第16页 |
(二)地理学困生 | 第16-1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0-22页 |
(一)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 第20页 |
(二)强调教学最佳期 | 第20-21页 |
(三)教学走在发展前面 | 第21页 |
(四)确定最近发展区的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高一地理学困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2-34页 |
一、调查前期准备 | 第22-23页 |
(一)问卷编制 | 第22页 |
(二)访谈提纲编制 | 第22-23页 |
二、调查实施 | 第23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34页 |
(一)意志力薄弱,自我归因不当 | 第23-25页 |
(二)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不当 | 第25-27页 |
(三)学习兴趣不足,动机不强 | 第27-28页 |
(四)地理基础薄弱,学科认识存在误区 | 第28-30页 |
(五)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 第30-32页 |
(六)家庭和学校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高一地理学困生转化策略 | 第34-44页 |
一、积极归因,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 第34页 |
二、改善学习习惯与方法 | 第34-36页 |
三、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 | 第36-37页 |
(一)开展赏识教育和激励评价 | 第36页 |
(二)创设成功的机会 | 第36-37页 |
(三)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 | 第37页 |
四、夯实基础,增强学习自信心 | 第37-39页 |
(一)巩固基础知识,促进知识迁移 | 第37-38页 |
(二)提升读图,析图能力 | 第38页 |
(三)设置疑问,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 第38-39页 |
五、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 | 第39-42页 |
(一)重视情感教育和师生交流 | 第39-40页 |
(二)支架式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 第40-41页 |
(三)加强个别辅导,实施分层教学 | 第41-42页 |
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 第42-44页 |
(一)建设良好的校风和班风 | 第42-43页 |
(二)家校合作,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地理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 第44-50页 |
一、转化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 第44-45页 |
二、主要原因分析 | 第45-47页 |
(一)内部原因 | 第45-46页 |
(二)外部原因 | 第46-47页 |
三、转化措施与结果 | 第47-49页 |
(一)转化措施 | 第47-48页 |
(二)转化结果 | 第48-49页 |
四、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0-52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51页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一)不足之处 | 第51页 |
(二)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A 高一地理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54-58页 |
附录B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 第58-60页 |
附录C 学生访谈提纲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