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3 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 第20页 |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1 企业公民理论 | 第20页 |
2.2.2 企业契约理论 | 第20-21页 |
2.2.3 企业生态理论 | 第21页 |
2.2.4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页 |
2.2.5 对相关理论的评述 | 第21-22页 |
2.3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体系 | 第22-28页 |
2.3.1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22页 |
2.3.2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特殊性 | 第22-23页 |
2.3.3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体系的构建 | 第23-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 | 第29-39页 |
3.1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概况 | 第29-32页 |
3.2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社会责任观 | 第32页 |
3.3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 | 第32-37页 |
3.3.1 对员工的责任方面 | 第32-33页 |
3.3.2 对司乘人员的责任 | 第33-34页 |
3.3.3 对商业伙伴的责任 | 第34页 |
3.3.4 对政府的责任 | 第34-36页 |
3.3.5 对环境的责任 | 第36页 |
3.3.6 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经验和不足 | 第39-46页 |
4.1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成功经验 | 第39-42页 |
4.1.1 全方位满足司乘人员的多样化需求 | 第39页 |
4.1.2 多手段保障“绿色通道”政策和重大节假日免收通行费政策执行效果 | 第39-40页 |
4.1.3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 | 第40-41页 |
4.1.4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定期发布且质量有所提升 | 第41-42页 |
4.2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不足 | 第42-45页 |
4.2.1 部分高速公路收费不尽合理 | 第42页 |
4.2.2 贪腐问题严重危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第42-43页 |
4.2.3 对相连路段经营者的责任承担较少 | 第43-44页 |
4.2.4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喜”不报“忧” | 第44-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完善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对策分析 | 第46-56页 |
5.1 完善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目标和思路 | 第46页 |
5.1.1 完善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目标 | 第46页 |
5.1.2 完善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思路 | 第46页 |
5.2 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推进机制的构建 | 第46-54页 |
5.2.1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6-48页 |
5.2.2 完善政府规制 | 第48-52页 |
5.2.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52-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