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船舶的风中保向性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船舶操纵性研究综述 | 第12页 |
·船舶保向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 第14-39页 |
·操纵运动方程 | 第14-20页 |
·坐标系及运动学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 第14-16页 |
·运动方程式的建立 | 第16-18页 |
·运动参量的无因次化 | 第18-20页 |
·裸船体上的流体动力及力矩计算模型 | 第20-26页 |
·惯性类流体动力及力矩模型 | 第20-21页 |
·粘性类流体动力及力矩模型 | 第21-22页 |
·贵岛模型 | 第22-26页 |
·螺旋桨及主机特性计算模型 | 第26-30页 |
·螺旋桨推力及转矩计算模型 | 第26-27页 |
·螺旋桨处伴流系数和推力减额系数的计算 | 第27-29页 |
·螺旋桨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的计算 | 第29-30页 |
·舵及舵机特性计算模型 | 第30-34页 |
·系数a_H、x_H、x_R、t_R的计算 | 第31页 |
·考虑螺旋桨、船体对舵的干涉时正压力的计算 | 第31-32页 |
·舵处来流有效流速及有效冲角的计算 | 第32-34页 |
·舵机控制模型 | 第34页 |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的浅水修正 | 第34-37页 |
·对流体动力导数的浅水修正 | 第34-36页 |
·对螺旋桨伴流的浅水修正 | 第36-37页 |
·对舵力和力矩的浅水修正 | 第37页 |
·对附加质量和附加惯性矩的浅水修正 | 第37页 |
·PID自动舵控制模型 | 第37-39页 |
第3章 船舶风压力和风压力矩的计算模型 | 第39-49页 |
·风干扰力和力矩的数学模型 | 第39-49页 |
·相对风速和风舷角的计算 | 第41-42页 |
·风压系数和风压力矩系数的估算 | 第42-46页 |
·风压系数和风压力矩系数曲线 | 第46-49页 |
第4章 超大型船舶的保向性仿真 | 第49-72页 |
·船舶旋回性能仿真 | 第49-50页 |
·无风状态下超大型船舶的保向性 | 第50-54页 |
·船型对保向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载况对保向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浅水对保向性的影响 | 第54页 |
·受风干扰下船舶保向性仿真研究 | 第54-65页 |
·不同风速情况下船舶保向性仿真 | 第55-57页 |
·不同风舷角情况下的船舶保向性仿真 | 第57-59页 |
·不同船速情况下的船舶保向性仿真 | 第59-63页 |
·不同载况下的船舶保向性仿真 | 第63-65页 |
·超大型船舶风中的保向界限 | 第65-70页 |
·提高超大型船舶风中保向性的措施 | 第70-72页 |
·提高船速 | 第70-71页 |
·增加吃水 | 第71页 |
·增大操舵角 | 第71页 |
·其它措施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