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化学与健康》的开发和实践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6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1 新课改背景下要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第7页
        1.1.2 健康教育和化学学科价值日益受到关注第7页
    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1 消除学生对化学的误解第7-8页
        1.2.2 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以及应用化学的能力第8页
        1.2.3 了解健康教育知识,学会健康生活第8页
        1.2.4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第8页
        1.2.5 对于其它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参考价值第8页
    1.3 研究设计和准备第8-10页
        1.3.1 研究设计第8-9页
        1.3.2 研究准备第9-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6-20页
    2.1 心理学基础第16-17页
        2.1.1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第16页
        2.1.2 皮亚杰知识建构理论第16页
        2.1.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6-17页
    2.2 贝塔朗菲系统科学理论第17页
    2.3 课程论基础第17-20页
        2.3.1 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特征第17-18页
        2.3.2 知识选择的主体第18-19页
        2.3.3 知识选择的策略第19-20页
第3章 课程内容选择及教材编写第20-31页
    3.1 课程内容选择的思路第20页
    3.2 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第20-28页
        3.2.1 文献查阅和统计,确定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第20-22页
        3.2.2 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对内容进行删选和补充第22-24页
        3.2.3 学生的选择: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调查问卷分析(见附录1)第24-26页
        3.2.4 教师在学生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开发第26-28页
    3.3 教材编写第28-31页
        3.3.1 教材内容设计第28-29页
        3.3.2 教材版式设计第29-30页
        3.3.3 样章第30-31页
第4章 《化学与健康》课堂实践及评价第31-43页
    4.1 课堂实践第31-38页
        4.1.1 案例1——“谁是VC之王?”(维生素)第31-35页
        4.1.2 案例2——“你也可以成为豆腐西施”(蛋白质)第35-38页
    4.2 评价及建议第38-43页
        4.2.1 课程评价第38-42页
        4.2.2 课程建议第42-43页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反思第43-45页
    5.1 结论第43-44页
    5.2 反思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一 校本课程实践前学生知识选择的调查问卷第47-49页
附录二 《化学与健康》教材样章第49-71页
附录三 学生的课程评价调查问卷第71-7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师SMK与PCK的现状研究--以导数为例
下一篇:城乡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比较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