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高等教育电子双板应用教学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现状第13-17页
        1.4.1 电子双板应用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2 电子双板应用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7-22页
    2.1 技术接受度理论基础第17-19页
        2.1.1 理性行为理论第17页
        2.1.2 计划行为理论第17-18页
        2.1.3 技术接受模型第18-19页
    2.2 服务质量理论及相关理论第19-20页
    2.3 沉浸理论及相关理论第20-21页
    2.4 交互相关理论第21-22页
第三章 高等教育电子双板教学简介及实践第22-31页
    3.1 电子双板简介第22-23页
    3.2 电子双板教学概念及特点第23-26页
        3.2.1 电子双板教学概念第23-24页
        3.2.2 电子双板教学整体特点第24-26页
    3.3 高等教育电子双板教学特点第26页
    3.4 高等教育电子双板课程教学实践现状第26-31页
        3.4.1 高等教育电子双板课程教学实例第26-29页
        3.4.2 高等教育电子双板教学学生访谈第29-31页
第四章 电子双板教学接受度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第31-37页
    4.1 研究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第31-34页
        4.1.1 相关概念定义第31-32页
        4.1.2 模型与假设的提出第32-34页
    4.2 研究变量及测量指标构建第34-35页
    4.3 问卷的设计第35-36页
    4.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36-37页
第五章 电子双板教学接受度研究结果分析第37-56页
    5.1 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7-38页
    5.2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38-43页
    5.3 不同组别的行为意向差异分析第43-47页
        5.3.1 不同性别学生行为意向之间的差异第43-44页
        5.3.2 不同年级学生行为意向之间的差异第44-45页
        5.3.3 不同专业学生行为意向之间的差异第45-47页
    5.4 行为意向影响因素路径分析第47-52页
        5.4.1 感知有用性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第48-49页
        5.4.2 感知易用性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第49-50页
        5.4.3 行为意向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第50-52页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52-56页
        5.5.1 交互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第52页
        5.5.2 教师特点对感知有用性无影响第52-53页
        5.5.3 学习材料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第53页
        5.5.4 教学内容设计对感知易用性有正向影响第53-54页
        5.5.5 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第54页
        5.5.6 感知愉悦性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第54页
        5.5.7 年级、专业对行为意向有影响第54-5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9页
    6.1 电子双板教学开展的相关建议第56-57页
        6.1.1 开展不同年级与学科的适切教学培训第56页
        6.1.2 重视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第56-57页
        6.1.3 推进教学内容整合化与教学设计个性化第57页
        6.1.4 促进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与互动第57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录第65-6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习分析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混合学习下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以《网站设计与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