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论文

异化与复归:生命哲学视域下教师生存境遇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20页
    (一) 研究缘由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页
        1. 理论意义第12页
        2. 实践意义第12页
    (三) 核心概念第12-16页
        1. 生命第12-13页
        2. 生命哲学第13-15页
        3. 教师生存境遇第15-16页
    (四) 文献综述第16-19页
        1.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7页
        2. 国外研究综述第17-18页
        3. 文献述评第18-19页
    (五) 研究思路第19页
    (六) 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一、生命哲学的品性:教师生存境遇的基点第20-27页
    (一) 生命的独特性:关注教师的生存体验第20-22页
        1. 未特定化的类生命第20-21页
        2. 独特的生命体验、表达与理解第21-22页
        3. 教师是未特定化的存在,具有独特的体验、表达和理解第22页
    (二) 生命的绵延性:关注教师生存的状态第22-25页
        1. 绵延的概念及其相关产物第23-24页
        2. 把握绵延的方式:直觉的方法第24页
        3. 以绵延的方式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第24-25页
    (三) 生命的整全性、创造性与超越性:关注教师的生存价值第25-27页
        1. 生命的整全性:种生命与类生命第25页
        2. 生命的创造性:生命冲动第25-26页
        3. 生命的超越性:人的精神追求第26-27页
二、生命哲学的消解:异化与非人化的教师生存境遇第27-33页
    (一) 教师职业“工业化”第27-29页
        1. 教师形象“超人化”第28页
        2. 教师职业“工具化”第28-29页
        3. 教师教法“技术化”第29页
    (二) 教师独特性的泯灭第29-31页
        1. 重复机械简单的工作第30-31页
        2. 从众现象严重第31页
    (三) 教师激情的消退第31-33页
三、生命哲学的转向:探析教师生存境遇异化的原因第33-43页
    (一) 功利主义教育观:肢解教师的生命完整性第33-36页
        1. 功利主义教育过度崇尚科学技术第33-34页
        2. 功利主义教育过于注重教育后果第34-35页
        3. 功利主义教育过分强调教育实用性第35-36页
    (二) 教育场域的封闭性:压抑教师的生命自由第36-39页
        1. 整齐划一的规章制度第37页
        2. 科层制的学校管理第37-38页
        3. 封闭、孤立的教学环境第38-39页
    (三) 职业性的教师压力:教师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第39-43页
        1. 社会因素第40-41页
        2. 职业因素第41页
        3. 个体因素第41-43页
四、生命哲学的复归:重构教师的生存境遇第43-49页
    (一) 祛魅: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第43-44页
    (二) 消除职业倦怠,改善教师生存质量第44-45页
    (三) 规范现代教育制度,焕发教师生命活力第45-47页
    (四) 教师:解放自我,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政策视角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成效研究--以云南省G县和X县为例
下一篇:高校教师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