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机械传动论文--驱动桥论文

斜齿式限滑差速器动力学分析及优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限滑差速器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1-17页
        1.2.1 限滑差速器国外发展状况第11-16页
        1.2.2 限滑差速器国内发展状况第16-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本章小节第19-20页
第2章 斜齿式限滑差速器建模及原理分析第20-28页
    2.1 结构组成及模型搭建第20-25页
        2.1.1 结构组成第20-22页
        2.1.2 模型搭建第22-25页
    2.2 运行机理分析第25-27页
        2.2.1 不同工况下的运动分析第25页
        2.2.2 限滑过程力学分析第25-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斜齿式限滑差速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第28-37页
    3.1 虚拟样机技术第28页
    3.2 ADAMS简介第28页
    3.3 斜齿式限滑差速器虚拟样机的建立第28-32页
        3.3.1 刚性体建模第28-29页
        3.3.2 约束与载荷的施加第29页
        3.3.3 齿轮碰撞接触理论第29-32页
    3.4 仿真与结果分析第32-36页
        3.4.1 良好路面直线行驶第33-34页
        3.4.2 双附着系数路面行驶第34-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限滑差速器壳体模态仿真与试验分析第37-47页
    4.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37-38页
        4.1.1 HyperMesh与HyperView简介第37-38页
        4.1.2 MSCNastran简介第38页
    4.2 壳体有限元法模态分析第38-40页
        4.2.1 壳体有限元模型搭建第38页
        4.2.2 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第38-40页
    4.3 壳体试验模态分析第40-46页
        4.3.1 试验方案的确定第41-45页
        4.3.2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第45页
        4.3.3 壳体仿真与试验模态分析对比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壳体静力学仿真分析及拓扑优化第47-63页
    5.1 结构静力学仿真分析基础第47-48页
        5.1.1 有限元法的思想第47-48页
        5.1.2 有限元分析流程第48页
    5.2 壳体静力学仿真分析第48-55页
        5.2.1 加载和边界条件设置第49-51页
        5.2.2 工况1(左侧驱动轮滑转)壳体静力学仿真分析结果第51-53页
        5.2.3 工况2(右侧驱动轮滑转)壳体静力学仿真分析结果第53-55页
    5.3 壳体拓扑优化第55-59页
        5.3.1 优化模型的建立第56-57页
        5.3.2 优化结果分析第57-59页
    5.4 新壳体静力学和模态分析第59-62页
        5.4.1 模态分析第59-60页
        5.4.2 静力学分析第60-61页
        5.4.3 优化前后性能及质量对比第61-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6.1 总结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挂汽车列车路径跟随控制研究
下一篇: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力矩协调分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