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原则上”等“N_抽+上”在所处句中的隐性否定研究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前人的研究成果第10-15页
            1.2.1.1 关于方位词和方位词“上”的研究第10-12页
            1.2.1.2 关于“名词+上”的研究第12-13页
            1.2.1.3 关于隐性否定的研究第13-15页
        1.2.2 前人研究中可突破的方面第15页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理论基础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语料来源第16-17页
第二章 “原则上”等“N抽+上”的隐性否定功能第17-32页
    2.1 四者非隐性否定的表达第18-19页
    2.2 四者隐性否定的表达第19-24页
        2.2.1 显性共现式第20-21页
        2.2.2 隐性推断式第21-24页
            2.2.2.1 有“只”“仅”“就”等限定性标记第21-22页
            2.2.2.2 “理论上”的“理论”不符合人类认识第22-24页
    2.3 四者隐性否定的形式验证第24-27页
        2.3.1 与“最好”“好像”等模糊性词语共现第24-25页
        2.3.2 与否定义“似乎VP”有相同搭配特点第25-27页
            2.3.2.1 S2中使用表转折的副词第25-26页
            2.3.2.2 S2中使用表转折的连词第26页
            2.3.2.3 其他形式第26-27页
    2.4 四者的句法功能第27-30页
        2.4.1 充当状语第27-29页
        2.4.2 充当定语第29-30页
    2.5 四者的使用语体第30-31页
    2.6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原则上”等“N抽+上”的否定含义第32-45页
    3.1 四者的认知语义第32-33页
    3.2 四者隐性否定含义的特点第33-40页
        3.2.1 “原则上”的隐性否定含义第33-35页
        3.2.2 “理论上”的隐性否定含义第35-37页
            3.2.2.1 理论实施效果不理想第35-36页
            3.2.2.2 没有可实施性第36-37页
        3.2.3 “名义上”的隐性否定含义第37-39页
        3.2.4 “形式上”的隐性否定含义第39-40页
    3.3 “原则上”和“理论上”的互换情况第40-43页
    3.4 “名义上”和“形式上”的互换情况第43-44页
    3.5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原则上”等“N抽+上”隐性否定的形成和识解第45-53页
    4.1 四者隐性否定的成因第45-50页
        4.1.1 主观化动因——怀疑第45-47页
        4.1.2 语境验证第47-50页
            4.1.2.1 言内语境验证第47-48页
            4.1.2.2 言外语境验证第48-50页
    4.2 无语境下的表义特点第50-52页
    4.3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原则上”等“N抽+上”的语篇功能第53-62页
    5.1 将背景信息前景化第53-55页
    5.2 多种语篇组织模式第55-58页
        5.2.1 否认—修正第55-56页
        5.2.2 否认—根据第56-57页
        5.2.3 否认—补充第57-58页
        5.2.4 假设—否认第58页
    5.3 委婉表达第58-59页
    5.4 主观性表达第59-61页
    5.5 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语第62-65页
    6.1 结论第62-63页
    6.2 创新点第63页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莱芜锡雕工艺探究
下一篇:南宋理学家对曾巩散文的接受及曾文的经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