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2.1 传统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 | 第9-10页 |
1.2.2 电控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 第14-18页 |
2.1 系统总体方案 | 第14-15页 |
2.1.1 主要元器件的选取 | 第14页 |
2.1.2 系统整体框图 | 第14-15页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5-17页 |
2.2.1 本设计概述 | 第15页 |
2.2.2 本设计程序流程 | 第15-16页 |
2.2.3 控制策略的两点说明 | 第16-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18-28页 |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 第18-19页 |
3.1.1 AT89C52单片机简介 | 第18页 |
3.1.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 第18-19页 |
3.2 温度传感器电路 | 第19-21页 |
3.2.1 温度传感器DS18B20简介 | 第19页 |
3.2.2 温度传感器DS18B20供电方式的选择 | 第19-20页 |
3.2.3 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温度输出方式 | 第20页 |
3.2.4 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 第20-21页 |
3.3 由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子风扇和电子水泵电路 | 第21-23页 |
3.3.1 L298芯片简介 | 第21-22页 |
3.3.2 电路原理说明 | 第22页 |
3.3.3 直流电机控制电路图 | 第22-23页 |
3.4 由步进电机驱动的电子节温器电路 | 第23-25页 |
3.4.1 ULN2003芯片简介 | 第23-24页 |
3.4.2 电路原理说明 | 第24页 |
3.4.3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图 | 第24-25页 |
3.5 液晶显示电路 | 第25-27页 |
3.5.1 LCD1602简介 | 第25-26页 |
3.5.2 电路原理说明 | 第26页 |
3.5.3 液晶显示电路图 | 第26-27页 |
3.6 蜂鸣器电路 | 第2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28-46页 |
4.1 一些必要的定义 | 第28页 |
4.2 主程序设计 | 第28-30页 |
4.2.1 主程序介绍 | 第28-29页 |
4.2.2 主程序 | 第29-30页 |
4.3 子程序设计 | 第30-45页 |
4.3.1 LCD1602初始化程序 | 第30-31页 |
4.3.2 LCD1602写命令程序 | 第31-32页 |
4.3.3 LCD1602写数据程序 | 第32页 |
4.3.4 忙信号检测程序 | 第32-33页 |
4.3.5 字母temperature显示程序 | 第33页 |
4.3.6 DS18B20初始化程序 | 第33-35页 |
4.3.7 DS18B20写程序 | 第35-36页 |
4.3.8 DS18B20读程序 | 第36-37页 |
4.3.9 温度读取程序 | 第37-38页 |
4.3.10 温度处理程序 | 第38-40页 |
4.3.11 温度显示程序 | 第40-42页 |
4.3.12 水泵电机转速的控制程序 | 第42-43页 |
4.3.13 风扇电机转速控制程序 | 第43页 |
4.3.14 节温器步进电机控制程序 | 第43-45页 |
4.3.15 蜂鸣器报警程序 | 第45页 |
4.3.16 延时程序 | 第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系统的调试和仿真 | 第46-59页 |
5.1 用Keil uvision2进行程序调试 | 第46-51页 |
5.1.1 Keil软件简介 | 第46页 |
5.1.2 编译和连接 | 第46-47页 |
5.1.3 调试 | 第47-51页 |
5.2 用Proteus 7.8 对系统仿真 | 第51-58页 |
5.2.1 Proteus简介 | 第51页 |
5.2.2 整个系统运行过程的仿真 | 第51-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A 主程序 | 第62-66页 |
附录B 源程序 | 第66-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