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理论研究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基于问题为中心教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1.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2-14页 |
1.3.2 发现学习理论 | 第14页 |
1.3.3 问题解决理论 | 第14-15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1.4.1 问题 | 第15-16页 |
1.4.2 问题为中心 | 第16-17页 |
1.4.3 物理实验 | 第17页 |
1.4.4 教学设计 | 第17页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3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调查 | 第19-30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2.3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19页 |
2.4 问卷编制 | 第19-20页 |
2.5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8页 |
2.5.1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第20-23页 |
2.5.2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 第23-28页 |
2.6 调查结果总结 | 第28页 |
2.7 问卷调查的不足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原则及策略 | 第30-36页 |
3.1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原则 | 第30-32页 |
3.1.1 目标性原则 | 第30页 |
3.1.2 逻辑性原则 | 第30页 |
3.1.3 过程性原则 | 第30-31页 |
3.1.4 灵活性原则 | 第31页 |
3.1.5 科学性原则 | 第31页 |
3.1.6 层次性原则 | 第31-32页 |
3.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 第32-34页 |
3.2.1 递进式问题串,纵向引导学生思维 | 第32-33页 |
3.2.2 并列式问题串,横向拓展学生思维 | 第33页 |
3.2.3 辐射式问题串,多维发散学生思维 | 第33-34页 |
3.3 问题串教学策略的思考 | 第34-36页 |
第4章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第36-60页 |
4.1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演示实验教学设计 | 第36-42页 |
4.1.1 新课导入,问题串突出问题情境 | 第36-38页 |
4.1.2 概念建立,问题串揭示问题本质 | 第38-41页 |
4.1.3 返观内视,总结反思 | 第41-42页 |
4.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分组实验教学设计 | 第42-49页 |
4.2.1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分组实验教学过程 | 第42-43页 |
4.2.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分组实验实践案例 | 第43-45页 |
4.2.3 教学实践反思 | 第45-48页 |
4.2.4 小结 | 第48-49页 |
4.3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 第49-55页 |
4.3.1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实验教学过程 | 第49-50页 |
4.3.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实验设计案例 | 第50-54页 |
4.3.3 小结 | 第54-55页 |
4.4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性实验教学设计 | 第55-60页 |
4.4.1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 | 第55-56页 |
4.4.2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性实验设计案例 | 第56-59页 |
4.4.3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反思与展望 | 第60-63页 |
5.1 设计反思 | 第60-61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