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1 提出问题 | 第10-11页 |
1.1.2 概念界定 | 第11页 |
1.1.3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4 选题依据 | 第12页 |
1.2 基础理论 | 第12-14页 |
1.2.1 基于意图的需求分析理论 | 第12-13页 |
1.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3页 |
1.2.3 期望理论 | 第13页 |
1.2.4 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Kirkpatrick Model)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20页 |
1.5.2 实际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概况 | 第22-25页 |
2.1 国外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概况 | 第22-23页 |
2.1.1 美国退役军人培训概况 | 第22页 |
2.1.2 比利时退役军人培训概况 | 第22-23页 |
2.1.3 德国退役军人培训概况 | 第23页 |
2.2 国内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概况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案例描述 | 第25-38页 |
3.1 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案例研究典型性 | 第25页 |
3.2 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介绍 | 第25-31页 |
3.2.1 培训组织机构 | 第25-26页 |
3.2.2 培训对象 | 第26-27页 |
3.2.3 培训内容 | 第27-30页 |
3.2.4 培训方式 | 第30-31页 |
3.3 培训设计与培训特色 | 第31-33页 |
3.3.1 培训设计 | 第31页 |
3.3.2 培训特色 | 第31-33页 |
3.4 培训对象、授课教师、出勤率描述 | 第33-38页 |
3.4.1 培训人员结构 | 第33-34页 |
3.4.2 培训教师结构 | 第34-36页 |
3.4.3 培训课程出勤率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组织管理分析 | 第38-43页 |
4.1 政策保障 | 第38页 |
4.2 制度建设 | 第38-40页 |
4.3 队伍建设 | 第40页 |
4.4 体系建设 | 第40-41页 |
4.4.1 加强培训合作,建立培训联盟 | 第40页 |
4.4.2 整合“三网”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 第40-41页 |
4.4.3 整合一流师资资源,打造军培师资 | 第41页 |
4.5 基地建设 | 第41-42页 |
4.6 服务管理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课程设置分析 | 第43-47页 |
5.1 计划分配军转干部课程设置分析 | 第43-45页 |
5.1.1 通过“三问”方式实现按需施教 | 第43页 |
5.1.2 优化课程设置,打造精品课程 | 第43-44页 |
5.1.3 以需求为导向,内容丰富 | 第44页 |
5.1.4 方式科学,形式多样 | 第44-45页 |
5.2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课程设置分析 | 第45-47页 |
5.2.1 一站式服务 | 第45页 |
5.2.2 个性化培训 | 第45-46页 |
5.2.3 创业就业辅导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评估体系分析 | 第47-62页 |
6.1 评估体系采用的方式 | 第47页 |
6.1.1 训前评估 | 第47页 |
6.1.2 训中评估 | 第47页 |
6.1.3 训后评估 | 第47页 |
6.2 通过评估体系获得的满意度分析 | 第47-55页 |
6.2.1 评估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对培训的满意程度 | 第48-51页 |
6.2.2 评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对培训的满意程度 | 第51-53页 |
6.2.3 培训满意程度结论 | 第53-55页 |
6.3 通过评估体系获得的效益性分析 | 第55-60页 |
6.3.1 评估军队转业干部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 | 第55-59页 |
6.3.2 评估军队转业干部知识运用及改进程度 | 第59页 |
6.3.3 评估军转培训工作给接收安置单位带来的效益 | 第59-60页 |
6.4 评估体系有效性分析 | 第60-62页 |
6.4.1 评估体系完善 | 第60页 |
6.4.2 评估方式灵活 | 第60页 |
6.4.3 评估角度广泛 | 第60-61页 |
6.4.4 评估体系的局限性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启示 | 第62-69页 |
7.1 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对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的启示 | 第62-64页 |
7.1.1 学用结合,完善课程体系 | 第62-63页 |
7.1.2 按需施教,建立培训联盟 | 第63页 |
7.1.3 注重实效,转变培训方式 | 第63-64页 |
7.2 进一步增强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实效性的建议及意见 | 第64-69页 |
7.2.1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 | 第64-66页 |
7.2.2 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 第66-69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8.1 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案例研究结论 | 第69页 |
8.2 成都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发展展望 | 第69-71页 |
8.2.1 总结经验,探索创新 | 第69页 |
8.2.2 打造精品课程,突出本地特色 | 第69-70页 |
8.2.3 完善师资管理,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 第70页 |
8.2.4 加强基地建设,打造培训联盟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