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现状 | 第13-24页 |
2.1 合格投资人概念 | 第13页 |
2.2 我国有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格投资人制度的法律 | 第13-19页 |
2.2.1 法律法规现状 | 第14-17页 |
2.2.2 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 PE 的不断探索 | 第17-19页 |
2.3 合格投资者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19-21页 |
2.3.1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2.3.2 问题成因 | 第20-21页 |
2.4 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规制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2.4.1 是防范市场风险的需要 | 第21-22页 |
2.4.2 是私募产品的内在需要 | 第22页 |
2.4.3 是区分私募运作和非法集资的关键 | 第22页 |
2.4.4 是保证投资者权益的迫切需要 | 第22-23页 |
2.4.5 是完善我国金融方面法律的必然要求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对国外合格投资者制度的立法借鉴 | 第24-32页 |
3.1 美国的合格投资者制度 | 第24-27页 |
3.2 英国的合格投资者制度 | 第27-28页 |
3.3 日本的合格投资者 | 第28-29页 |
3.4 我国台湾地区的合格投资者制度 | 第29-30页 |
3.5 境外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0-32页 |
3.5.1 合格投资者的资产规模 | 第30页 |
3.5.2 合格投资者的投资经验 | 第30-31页 |
3.5.3 合格投资者的最低投资资本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构建 | 第32-42页 |
4.1 明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的含义 | 第32-33页 |
4.2 明确合格投资者的认定主体和认定程序 | 第33-35页 |
4.2.1 认定主体 | 第33-34页 |
4.2.2 认定程序 | 第34-35页 |
4.3 我国私募投资基金合格投资者的认定规则 | 第35-40页 |
4.3.1 分类规定合格投资者的人数限制 | 第35-37页 |
4.3.2 对具有关联关系的投资者总数进行合并计算 | 第37页 |
4.3.3 引进“刺破原则”,对自然人投资者实行单独计算 | 第37-38页 |
4.3.4 明确规定合格投资者的资格标准 | 第38-40页 |
4.4 关于投资人资格的配套制度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