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1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2.1.1 拖延的定义 | 第11-12页 |
2.1.2 学习拖延的定义 | 第12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2.2.1 中学生学习拖延现状 | 第12-13页 |
2.2.2 中学生学习拖延的代价、影响、危害 | 第13-14页 |
2.2.3 中学生学习拖延原因 | 第14-16页 |
2.2.4 学习拖延的干预研究 | 第16-17页 |
2.2.5 学习拖延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3 小结 | 第18-1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19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3.4 研究工具 | 第19-21页 |
3.4.1 学习拖延现状量表 | 第20页 |
3.4.2 学习拖延原因量表 | 第20-21页 |
3.5 研究步骤 | 第21页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1-27页 |
4.1 高中生学习拖延现状总体状况 | 第21-22页 |
4.1.1 高中生学习拖延现状总均分 | 第21-22页 |
4.1.2 学习拖延较严重的学生拖延状况 | 第22页 |
4.1.3 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学习拖延总体状况 | 第22页 |
4.2 高中生学习拖延原因总体状况 | 第22-26页 |
4.2.1 高中生学习拖延影响因素与学习拖延的关系 | 第23-24页 |
4.2.2 影响因素在年级和性别的差异 | 第24-26页 |
4.3 现状分析与讨论 | 第26页 |
4.3.1 高中生学习拖延与年级的关系 | 第26页 |
4.3.2 高中生学习拖延与性别的关系 | 第26页 |
4.4 原因分析与讨论 | 第26-27页 |
5 高中生学习拖延对策研究 | 第27-39页 |
5.1 增强自我效能感 | 第27-31页 |
5.1.1 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 第27-29页 |
5.1.2 自我努力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 第29-31页 |
5.2 营造勤奋好学的班级学习氛围 | 第31-32页 |
5.2.1 让班级充满爱 | 第31页 |
5.2.2 建设一套完备的班级制度 | 第31页 |
5.2.3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 第31-32页 |
5.2.4 建设优秀的干部团队 | 第32页 |
5.3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 第32-35页 |
5.3.1 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 第32-33页 |
5.3.2 开拓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 | 第33页 |
5.3.3 找准切入点,积极备课,及时写教后小结 | 第33-34页 |
5.3.4 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第34页 |
5.3.5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 第34-35页 |
5.3.6 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 第35页 |
5.4 高中生要合理利用时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 第35-38页 |
5.4.1 提高惜时意识 | 第35-36页 |
5.4.2 学会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 第36-38页 |
5.5 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 | 第38-39页 |
5.5.1 培养孩子的兴趣 | 第38页 |
5.5.2 要让孩子正视现实 | 第38页 |
5.5.3 给孩子做榜样以身作则不拖延 | 第38页 |
5.5.4 限制时间让磨蹭付出代价 | 第38页 |
5.5.5 父母改变学习观念以及管理观念 | 第38-39页 |
5.5.6 清除孩子所有阻碍行动的理由 | 第39页 |
6 结论 | 第39-40页 |
6.1 编制了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高中生拖延原因问卷 | 第39-40页 |
6.2 揭示了高中生学习拖延的现状 | 第40页 |
6.3 揭示了高中生学习拖延原因的状况 | 第40页 |
6.4 提出了高中生学习拖延的对策 | 第40页 |
7 本研究的不足和创新 | 第40-42页 |
7.1 本研究局限 | 第40-41页 |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1页 |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