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降解芦苇木质素菌种的选育及在制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文献综述第10-23页
    1.1 造纸原料第10-11页
        1.1.1 芦苇第10页
        1.1.2 芦苇在造纸中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 木质素降解菌和降解酶系第11-15页
        1.2.1 木质素第11-12页
        1.2.2 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第12-13页
        1.2.3 降解木质素的酶系及其降解机理第13-14页
        1.2.4 混合菌种降解木质素第14-15页
    1.3 纸浆漂白第15-20页
        1.3.1 螯合处理第15-16页
        1.3.2 过氧化氢漂白第16-17页
        1.3.3 生物漂白第17-20页
    1.4 制浆工艺第20-21页
        1.4.1 化学机械制浆第20页
        1.4.2 生物机械制浆第20-21页
        1.4.3 生物化学制浆第21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基本内容第21-23页
        1.5.1 研究意义第21-22页
        1.5.2 研究的基本内容第22-23页
2 降解木质素菌种筛选第23-27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3-25页
        2.1.1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1.2 实验试剂第24-25页
    2.2 培养基配制第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5-26页
    2.5 小结第26-27页
3 普通青霉菌产漆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第27-40页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7页
        3.1.1 实验仪器第27页
        3.1.2 实验材料第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31页
        3.2.1 漆酶酶活测定第27-28页
        3.2.2 产酶条件的研究第28-29页
        3.2.3 酶学性质的研究第29页
        3.2.4 正交实验优化第29-30页
        3.2.5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0-3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1-39页
        3.3.1 不同碳源对普通青霉菌产漆酶的影响第31-32页
        3.3.2 不同氮源对普通青霉菌产漆酶影响第32-34页
        3.3.3 金属离子对普通青霉菌产漆酶的影响第34-35页
        3.3.4 发酵 pH 和温度对普通青霉菌产漆酶的影响第35-36页
        3.3.5 温度对漆酶稳定性的影响第36页
        3.3.6 pH 对漆酶稳定性的影响第36-37页
        3.3.7 正交试验第37-38页
        3.3.8 优化前后普通青霉菌产漆酶的比较第38-39页
        3.3.9 普通青霉菌蛋白含量测定第39页
    3.4 小结第39-40页
4 混合菌种发酵对芦苇木质素的降解第40-53页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0页
        4.1.1 实验仪器第40页
        4.1.2 实验材料第40页
    4.2 实验方法第40-45页
        4.2.1 酸木质素含量测定第40-42页
        4.2.2 水份含量测定第42页
        4.2.3 乙醚抽提物测定第42-43页
        4.2.4 综纤维素含量测定第43页
        4.2.5 单菌种降解芦苇木质素及条件的优化第43-44页
        4.2.6 两种菌混合降解芦苇木质素及条件的优化第44页
        4.2.7 三种菌混合降解芦苇木质素及条件的优化第44页
        4.2.8 四种菌混合降解芦苇木质素及条件的优化第44-4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5-51页
        4.3.1 芦苇原样分析第45页
        4.3.2 单菌降解芦苇木质素及条件优化第45-47页
        4.3.3 两种菌混合降解芦苇木质素及条件优化第47-48页
        4.3.4 三种菌混合降解芦苇木质素及条件优化第48-51页
        4.3.5 四种菌混合降解芦苇木质素第51页
    4.4 小结第51-53页
5 生物酶预处理对机械浆漂白的影响第53-65页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53-54页
        5.1.1 实验仪器第53页
        5.1.2 实验材料第53-54页
    5.2 实验方法第54-58页
        5.2.1 COD_(Cr)(化学需氧量)测定第54页
        5.2.2 木聚糖酶活测定第54-57页
        5.2.3 螯合稳定剂对纸浆白度的影响第57页
        5.2.4 过氧化氢使用量对纸浆白度的影响漂白纸浆第57页
        5.2.5 氢氧化钠使用量对纸浆白度的影响第57页
        5.2.6 温度对纸浆白度的影响第57页
        5.2.7 漂白时间对纸浆白度的影响第57-58页
        5.2.8 生物酶预处理对纸浆白度的影响第58页
        5.2.9 混合酶的比例对纸浆漂白的影响第58页
        5.2.10 生物酶对漂白废水的影响第58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8-64页
        5.3.1 稳定剂对纸浆漂白的影响第58-59页
        5.3.2 过氧化氢对纸浆漂白的影响第59-60页
        5.3.3 氢氧化钠对纸浆漂白的影响第60页
        5.3.4 温度对纸浆漂白的影响第60-61页
        5.3.5 反应时间对纸浆漂白的影响第61-62页
        5.3.6 生物预处理对纸浆白度的影响第62页
        5.3.7 混合酶的比例对纸浆漂白的影响第62-63页
        5.3.8 生物酶对漂白废水的影响第63-64页
    5.4 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附录 A 普通青霉菌 ITS 鉴定第72-73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癌药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效能研究
下一篇:中药光敏剂激活蛇毒多肽的脑透过性及其镇痛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