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社会背景 | 第10页 |
1.1.2 工作经历 | 第10-11页 |
1.1.3 数学现状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数学阅读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 第11页 |
1.2.2 数学阅读适应了教育的改革 | 第11-12页 |
1.2.3 数学阅读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3.1 工读生的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1.3.1.1 工读生的概念 | 第12-13页 |
1.3.1.2 工读生的成因 | 第13-14页 |
1.3.1.3 工读生的数学现状 | 第14页 |
1.3.2 数困生的研究述评 | 第14-16页 |
1.3.2.1 学困生的概念 | 第14-15页 |
1.3.2.2 数困生的概念 | 第15页 |
1.3.2.3 数困生的成因 | 第15-16页 |
1.3.3 阅读的研究述评 | 第16-18页 |
1.3.3.1 阅读的概念 | 第16页 |
1.3.3.2 阅读的研究述评 | 第16-18页 |
1.3.4 数学阅读的研究述评 | 第18-22页 |
1.3.4.1 数学阅读的概念 | 第18页 |
1.3.4.2 数学阅读的特征 | 第18-19页 |
1.3.4.3 数学阅读的类型 | 第19-20页 |
1.3.4.4 数学阅读的能力 | 第20页 |
1.3.4.5 数学阅读的教学 | 第20-21页 |
1.3.4.6 数学阅读的影响因素 | 第21页 |
1.3.4.7 数学阅读的功能 | 第21-22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22-2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1.4.2 个案研究法 | 第23-25页 |
1.4.2.1 个案研究法的概念 | 第23-24页 |
1.4.2.2 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 第24页 |
1.4.2.3 个案研究法的分类 | 第24页 |
1.4.2.4 个案研究的过程 | 第24-25页 |
1.4.3 其他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2 数学阅读指导的理论依据 | 第28-32页 |
2.1 需要层次理论 | 第28-29页 |
2.2 元认知理论 | 第29页 |
2.3 图示理论 | 第29-30页 |
2.4 自我效能感 | 第30-32页 |
3 数学阅读指导的个案研究 | 第32-52页 |
3.1 个案选取 | 第32-35页 |
3.1.1 选取理由 | 第32页 |
3.1.2 数学阅读能力偏低 | 第32-34页 |
3.1.3 数学四维目标的实现情况 | 第34-35页 |
3.1.4 数困原因 | 第35页 |
3.2 个案研究过程 | 第35-47页 |
3.2.1 激发数学阅读兴趣 | 第35-37页 |
3.2.1.1 情感干预 | 第35-36页 |
3.2.1.2 兴趣激发 | 第36-37页 |
3.2.2 培养数学阅读习惯——“3+3”阅读法 | 第37-42页 |
3.2.2.1 第一阶段——示范阅读 | 第37-38页 |
3.2.2.2 第二阶段——引导阅读 | 第38-41页 |
3.2.2.3 第三阶段——独立阅读 | 第41-42页 |
3.2.3 内化数学阅读方法 | 第42-47页 |
3.2.3.1 数学阅读训练 | 第43页 |
3.2.3.2 数学语言转化 | 第43-45页 |
3.2.3.3 自我反思阅读 | 第45-47页 |
3.3 个案研究结果 | 第47-52页 |
3.3.1 数学阅读能力提高 | 第47-49页 |
3.3.2 数学四维目标的实现情况 | 第49-52页 |
4 结论与不足 | 第52-58页 |
4.1 结论 | 第52-55页 |
4.1.1 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促进工读数困生数学转变 | 第52-53页 |
4.1.1.1 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 第52页 |
4.1.1.2 提高数学思考的意识 | 第52页 |
4.1.1.3 提高问题解决的意识 | 第52-53页 |
4.1.1.4 促进数学情感的转变 | 第53页 |
4.1.1.5 促进数学阅读水平的提高 | 第53页 |
4.1.2 数学阅读指导工读数困生的有效策略 | 第53-55页 |
4.1.2.1 激发数学阅读兴趣 | 第53页 |
4.1.2.2 培养数学阅读习惯 | 第53-54页 |
4.1.2.3 内化数学阅读方法 | 第54-55页 |
4.1.3 数学阅读指导工读数困生应注意的问题 | 第55页 |
4.1.3.1 摆正教学心态 | 第55页 |
4.1.3.2 注重阅读分层 | 第55页 |
4.1.3.3 重视自主反思 | 第55页 |
4.2 研究的不足 | 第55-58页 |
5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