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 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2.1.1 创新的概念 | 第14-15页 |
2.1.2 技术创新的概念 | 第15-17页 |
2.1.3 技术创新能力 | 第17页 |
2.2 技术创新基础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第17-18页 |
2.2.2 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 | 第18-20页 |
3 深思电工技术创新现状及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 | 第20-32页 |
3.1 深思电工基本情况介绍 | 第20-22页 |
3.2 深思电工技术创新周期发展历程概述 | 第22-24页 |
3.2.1 技术引进阶段 | 第22-23页 |
3.2.2 消化吸收,初步本地化的创新阶段(2002-2008) | 第23页 |
3.2.3 延伸创新阶段(2009-2011) | 第23-24页 |
3.2.4 全面自主创新阶段(2012~) | 第24页 |
3.3 深思电工技术创新项目投入状况及所获专利情况 | 第24-30页 |
3.3.1 技术创新项目投入的具体情况 | 第24-27页 |
3.3.2 深思电工所取得专利成果情况 | 第27-30页 |
3.4 深思电工与国际先进公司的差距 | 第30-32页 |
4 深思电工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 第32-43页 |
4.1 电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4.1.1 电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32-33页 |
4.1.2 电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的一般指标 | 第33页 |
4.2 电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原则 | 第33-34页 |
4.2.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一般原则 | 第33-34页 |
4.3 电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模型的建立 | 第34-39页 |
4.4 深思电工与施耐德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对比研究 | 第39-43页 |
5 深思电工技术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43-46页 |
5.1 电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 第43页 |
5.2 深思电工外部发展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3-44页 |
5.3 深思电工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6.1 取得的成果 | 第46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