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

城市综合公交走廊系统配置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1 走廊通道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走廊系统判定及范围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3 城市综合公交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5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2章 城市综合公交走廊系统介绍第17-23页
    2.1 走廊的含义第17页
    2.2 走廊的功能及层次划分第17-19页
        2.2.1 走廊的功能第17-18页
        2.2.2 走廊的层次划分第18-19页
    2.3 城市综合公交走廊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2.4 城市综合公交系统的组成第20-21页
    2.5 各种公交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第21-23页
第3章 城市综合公交走廊系统配置方法第23-42页
    3.1 走廊判别方法第23页
    3.2 城市综合公交走廊覆盖范围确定方法第23-31页
        3.2.1 交通线相关特性第23-27页
        3.2.2 交通线直接吸引范围的划分方法第27-28页
        3.2.3 城市综合公交走廊覆盖范围确定方法第28-31页
    3.3 综合公交线网规划的约束条件第31-34页
        3.3.1 单条路线的约束条件第31-33页
        3.3.2 整体线网的约束条件第33-34页
    3.4 综合公交线路设置的道路条件要求第34-36页
    3.5 综合公交站点布局设置方法第36-42页
        3.5.1 给定轨道线路的站点布局方法第36-38页
        3.5.2 从出行源点角度考虑的快速公交站点布局方法第38-39页
        3.5.3 常规公交站点布局思路第39-42页
第4章 城市综合公交走廊客流分配优化模型第42-52页
    4.1 模型设计的前期内容第42-43页
    4.2 基本假设第43页
    4.3 模型意义及阻抗讨论第43-46页
    4.4 模型的建立第46-50页
        4.4.1 综合公交走廊系统设定第46页
        4.4.2 目标函数第46-47页
        4.4.3 约束条件第47-48页
        4.4.4 城市综合公交走廊客流分配模型第48-50页
    4.5 模型所得数据后续分析及初步配置第50-52页
第5章 算例分析第52-57页
    5.1 通过模型求解第52-55页
    5.2 结果分析第55页
    5.3 初步配置第55-57页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自主车辆系统安全控制与分布式优化策略研究
下一篇:扁平钢箱梁的颤振性能数值研究及涡振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