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8-10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企业效能监察综述 | 第10-27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1.1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2.1.2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2.2 效能监察的发展历程 | 第12-16页 |
2.2.1 我国效能监察的历史 | 第12-13页 |
2.2.2 我国现代行政监察的概况 | 第13-14页 |
2.2.3 我国效能监察的提出 | 第14-15页 |
2.2.4 我国企业效能监察的具体实践 | 第15-16页 |
2.3 企业效能监察的概念和特点 | 第16-20页 |
2.3.1 企业效能监察概念 | 第16页 |
2.3.2 企业效能监察的主体、对象和客体 | 第16-17页 |
2.3.3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标准和要求 | 第17-18页 |
2.3.4 企业效能监察的特点 | 第18-20页 |
2.4 企业效能监察的类型和实施程序 | 第20-24页 |
2.4.1 企业效能监察的类型 | 第20-21页 |
2.4.2 企业效能监察的实施程序 | 第21-24页 |
2.5 我国企业效能监察的现状及问题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7-33页 |
3.1 风险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 第27-28页 |
3.2 美国萨班斯法案对风险管理要求和影响 | 第28-29页 |
3.3 COSO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 第29-30页 |
3.4 我国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效能监察的风险管理策略 | 第33-43页 |
4.1 企业效能监察的内部环境建设 | 第33-35页 |
4.2 建立完善的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体系 | 第35-37页 |
4.3 以风险管理进行企业效能监察立项 | 第37-38页 |
4.4 以风险管理确定企业效能监察关键对象 | 第38-39页 |
4.5 以风险管理识别企业效能监察点 | 第39-43页 |
第五章 TM 公司新厂建设项目企业效能监察探索的个案研究 | 第43-54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43页 |
5.2 项目企业效能监察缘由 | 第43页 |
5.3 项目企业效能监察关键对象的确定及监察点的识别 | 第43-47页 |
5.3.1 项目企业效能监察关键对象的确定 | 第43-47页 |
5.3.2 项目企业效能监察点的识别 | 第47页 |
5.4 项目企业效能监察的过程 | 第47-49页 |
5.5 项目企业效能监察的成就 | 第49-51页 |
5.6 有关企业效能监察意见以及建议情况 | 第51-52页 |
5.7 对项目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一些体会 | 第52-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