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3 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8-9页 |
1.3.1 研究的必要性 | 第8-9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知识综述 | 第11-25页 |
2.1 精益生产理论 | 第11-20页 |
2.1.1 精益生产的定义 | 第11页 |
2.1.2 精益生产的特点 | 第11-13页 |
2.1.3 精益生产和大批量生产方式管理理念的比较 | 第13-14页 |
2.1.4 常见的几种浪费 | 第14-15页 |
2.1.5 自働化 | 第15-16页 |
2.1.6 持续改善 | 第16-17页 |
2.1.7 5S管理 | 第17-19页 |
2.1.8 目视管理 | 第19-20页 |
2.2 人力资源理论 | 第20-23页 |
2.2.1 人力资源概述 | 第20-22页 |
2.2.2 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第22-23页 |
2.3 精益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交叉点 | 第23-25页 |
第三章 X企业生产员工现状分析 | 第25-41页 |
3.1 X 企业生产员工的结构分析 | 第25-31页 |
3.1.1 生产员工构成 | 第25页 |
3.1.2 生产员工的特点 | 第25-26页 |
3.1.3 生产员工构成的比较 | 第26-28页 |
3.1.4 生产员工的流动情况 | 第28-31页 |
3.2 X 企业生产员工的现状调查 | 第31-40页 |
3.2.1 生产员工的文化程度 | 第31页 |
3.2.2 生产员工的年龄层次 | 第31-32页 |
3.2.3 生产员工的工作年限 | 第32页 |
3.2.4 生产员工对精益生产的认知程度 | 第32-40页 |
3.3 X 企业生产员工培养面临的问题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面向精益生产的生产人员培养模式 | 第41-63页 |
4.1 人员培养模式 | 第41-43页 |
4.1.1 TWI 培养模式 | 第41页 |
4.1.2 “边工作边培训”模式 | 第41-42页 |
4.1.3 X 企业的精益培养模式 | 第42-43页 |
4.2 生产员工培养的目标 | 第43-44页 |
4.3 生产员工培养制度 | 第44-53页 |
4.3.1 拉动式的培训需求 | 第44-45页 |
4.3.2 5S的充分体现 | 第45-47页 |
4.3.3 目视管理的应用 | 第47-50页 |
4.3.4 职业发展规划的建立 | 第50-53页 |
4.4 生产员工培养的内容 | 第53-57页 |
4.4.1 标准化的培养内容 | 第53-56页 |
4.4.2 精益生产思想的培养 | 第56-57页 |
4.5 生产员工培养的方法 | 第57-60页 |
4.5.1 多能工的培养 | 第57-58页 |
4.5.2 安灯与培训 | 第58-59页 |
4.5.3 防错法与培训 | 第59页 |
4.5.4 持续改善与培训 | 第59-60页 |
4.6 生产员工培养的评价 | 第60-61页 |
4.7 X 企业的实施效果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