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语言学论文--写作学与修辞学论文--翻译学论文

儒释道文化的缺省与补偿--兼论英译本《西游记》的翻译补偿方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述评第9-11页
    1.3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1-12页
    1.4 本文的篇章结构第12-13页
第2章 儒释道宗教文化第13-22页
    2.1 宗教的定义第13-14页
    2.2 儒教第14-16页
        2.2.1 敬天第14-15页
        2.2.2 祭祖第15-16页
        2.2.3 程朱理学第16页
    2.3 佛教第16-18页
        2.3.1 苦谛、集谛和十二因缘第17页
        2.3.2 灭谛第17-18页
        2.3.3 道谛第18页
    2.4 道教第18-22页
        2.4.1 以“道”为本第19页
        2.4.2 追求长生第19-20页
        2.4.3 神仙崇拜第20-22页
第3章 儒释道文化的对外翻译第22-28页
    3.1 儒释道文化对外翻译的原因第22-24页
        3.1.1 东西方文化地位的不平等性第22-23页
        3.1.2 对外翻译儒释道文化的重要性第23-24页
    3.2 儒释道文化的可译性第24-28页
        3.2.1 自然是儒释道文化的认识对象第24-25页
        3.2.2 语言是儒释道文化的载体第25-26页
        3.2.3 文化的渗透性是儒释道文化可译性的条件第26-28页
第4章 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第28-33页
    4.1 文化缺省产生的原因第28-29页
    4.2 文化缺省与儒释道文化第29-31页
    4.3 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方法第31-33页
        4.3.1 归化第31-32页
        4.3.2 文内补偿第32页
        4.3.3 添加注释第32页
        4.3.4 省略删除第32-33页
第5章 《西游记》中儒释道文化英译研究第33-47页
    5.1 儒释道文化的代表作品——《西游记》第33-34页
    5.2 《西游记》及其英译本第34-35页
    5.3 《西游记》中的儒释道元素第35-38页
        5.3.1 儒教元素第35-36页
        5.3.2 佛教元素第36页
        5.3.3 道教元素第36-38页
    5.4 英译《西游记》中儒释道文化的补偿方法第38-47页
        5.4.1 儒教元素的补偿方法第38-39页
        5.4.2 佛教元素的补偿方法第39-42页
        5.4.3 道教元素的补偿方法第42-47页
第6章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旗谱》的比喻探析
下一篇:A Pragmatic Analysis of Vague Language in Business English 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