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6页 |
(一)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合理性研究 | 第12-13页 |
(二)企业年金制度中的权益问题研究 | 第13-14页 |
(三)企业年金制度的模式研究 | 第14页 |
(四)影响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因素研究 | 第14-15页 |
(五)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趋势研究 | 第15-16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一)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研究企业年金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8-26页 |
第一节 研究企业年金相关概念 | 第18-22页 |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企业年金的概念 | 第19-21页 |
三、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研究企业年金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一、狭义社会福利理论 | 第22-23页 |
二、国家福利理论 | 第23-24页 |
三、企业年金与企业文化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中国企业年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6-33页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年金的现状 | 第26-29页 |
一、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 | 第26-29页 |
二、中国企业年金的现状 | 第29页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年金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一、政策层面问题 | 第29-30页 |
二、费用层面问题 | 第30-31页 |
三、运营层面问题 | 第31页 |
四、法律层面问题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国外企业年金制度及对中国的借鉴 | 第33-41页 |
第一节 美国发展企业年金制度(401k 计划) | 第33-36页 |
一、美国企业年金概况 | 第33-35页 |
二、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的评价及借鉴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日本发展企业年金制度 | 第36-38页 |
一、日本企业年金概况 | 第36-37页 |
二、日本企业年金制度的评价及借鉴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澳大利亚发展企业年金制度 | 第38-40页 |
一、澳大利亚企业年金制度概况 | 第38-39页 |
二、澳大利亚企业年金制度的评价及借鉴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构建 | 第41-51页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框架设计 | 第41-47页 |
一、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概述 | 第41-44页 |
二、中国企业年金制度设计 | 第44-47页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年金运营机制 | 第47-50页 |
一、企业年金运行机制概述 | 第47-48页 |
二、创新企业年金运营治理结构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完善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对策 | 第51-59页 |
第一节 明确企业的定位 | 第51-52页 |
一、完善计划 | 第51-52页 |
二、加强宣传 | 第52页 |
第二节 规范市场化管理运营 | 第52-55页 |
一、完善企业年金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52-53页 |
二、监管力度调整 | 第53-54页 |
三、建立信托型资产管理制度 | 第54页 |
四、加快培养相关专业队伍和专业机构 | 第54-55页 |
五、企业年金运营模式的选择 | 第55页 |
第三节 发展中国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 | 第55-58页 |
一、减少投资的限制 | 第55-57页 |
二、强化市场化运作 | 第57页 |
三、实现风险导向监督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