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目录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7页
        1.1.1 研究背景第6页
        1.1.2 研究意义第6-7页
    1.2 研究综述第7-19页
        1.2.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探讨第8-10页
        1.2.2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方面的研究第10-15页
        1.2.3 平衡计分卡有关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第15-19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第19-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3 拟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第21-28页
    2.1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第21-23页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第21页
        2.1.2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第21-23页
    2.2 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平衡计分卡基本原理第23页
        2.2.2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第23-26页
        2.2.3 平衡计分卡应用的修正第26页
    2.3 KPI关键绩效指标理论及方法第26-28页
        2.3.1 关键绩效指标理论第26-27页
        2.3.2 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第27页
        2.3.3 KPI与BSC的对比第27-28页
第三章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现状及特点分析第28-31页
    3.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8-29页
    3.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管理措施及其分类第29-30页
    3.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现状第30-31页
第四章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第31-47页
    4.1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第31页
        4.1.1 发挥评价体系的考核功能第31页
        4.1.2 发挥评价体系的管理功能第31页
        4.1.3 发挥评价体系的沟通功能第31页
        4.1.4 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功能第31页
    4.2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1-32页
        4.2.1 符合国情原则第32页
        4.2.2 科学性原则第32页
        4.2.3 系统性原则第32页
        4.2.4 可操作性原则第32页
        4.2.5 可比性原则第32页
        4.2.6 全面性与重要性并存原则第32页
    4.3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设计思路第32-34页
    4.4 各维度关键指标的设计第34-40页
        4.4.1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评价指标的设计第34页
        4.4.2 企业顾客维度评价指标的设计第34-35页
        4.4.3 企业财务维度评价指标的设计第35-36页
        4.4.4 企业内部运营维度评价指标的设计第36-37页
        4.4.5 企业员工学习与成长维度评价指标的设计第37-39页
        4.4.6 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关键评价指标的设计第39-40页
    4.5 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第40-43页
    4.6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3页
    4.7 各评价指标值的确定第43-47页
第五章 平衡计分卡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应用第47-58页
    5.1 企业背景介绍第47页
    5.2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计算第47-48页
    5.3 评价指标值的计算第48-56页
        5.3.1 指标隶属度第48-50页
        5.3.2 评价结果第50-56页
    5.4 评价结果分析及建议第56-58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58-59页
    6.1 结论第58页
    6.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企业文化与制度执行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湖南海外旅游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
下一篇:QD展示设计公司基于后向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