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部分 引论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3页 |
(二) 论文的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部分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 文化的界定 | 第15页 |
(二) 价值取向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三) 语文教科书的界定 | 第16-17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7-19页 |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7-18页 |
(二) 台湾学者的研究 | 第18页 |
(三) 大陆学者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第三部分 语文教科书:一种文化价值取向的表达 | 第21-26页 |
一、语文教科书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文化 | 第21-23页 |
二、语文教科书是一种价值取向的表达 | 第23-26页 |
第四部分 人教版与苏教版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比较研究 | 第26-52页 |
一、人教版与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外在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 | 第26-36页 |
(一) 语文教科书的简介 | 第26-28页 |
(二) 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外课文的比较 | 第28-31页 |
(三) 课文的写作时间比较 | 第31-33页 |
(四) 作者职业构成的比较 | 第33-36页 |
二、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内在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 | 第36-45页 |
(一) 价值取向的道德方面 | 第37-42页 |
(二) 价值取向的政治方面 | 第42-45页 |
三、教版与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异同的原因 | 第45-52页 |
(一)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科书的影响 | 第45-47页 |
(二) 中学语文的教育功能对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科书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三) 民族文化传统对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科书的影响 | 第48-49页 |
(四) 全球化趋势对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科书的影响 | 第49-52页 |
第五部分 结语 | 第52-55页 |
一、继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 第53页 |
二、以更加审慎的眼光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 | 第53页 |
三、在关注传统文化的同时,当下文化是语文教科书新的关注点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