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铁路环境振动概述 | 第18-25页 |
2.1 铁路环境振动含义 | 第18-22页 |
2.1.1 铁路环境振动的产生 | 第18页 |
2.1.2 振动波的分类 | 第18页 |
2.1.3 振动波的传播和衰减规律 | 第18-20页 |
2.1.4 环境振动评价指标 | 第20-22页 |
2.2 铁路环境振动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2.1 列车类型 | 第22页 |
2.2.2 列车速度 | 第22页 |
2.2.3 线路结构 | 第22-23页 |
2.2.4 路基结构 | 第23页 |
2.2.5 地质条件 | 第23页 |
2.3 铁路环境振动影响 | 第23-25页 |
2.3.1 环境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2 环境振动对影响建筑物的影响 | 第24页 |
2.3.3 环境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3章 铁路路基对振动的影响 | 第25-30页 |
3.1 铁路等级 | 第25页 |
3.1.1 传统分级 | 第25页 |
3.1.2 高铁时代分级 | 第25页 |
3.2 Ⅰ级铁路与高速铁路路基差异性分析 | 第25-28页 |
3.2.1 路基面宽度 | 第26-27页 |
3.2.2 填料、压实标准 | 第27-28页 |
3.2.3 工后沉降 | 第28页 |
3.3 路基对振动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1 路基刚度对振动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2 路基密实度对振动的影响 | 第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遂渝二线铁路(路堤段)环境振动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30-49页 |
4.1 遂渝二线铁路简介 | 第30-31页 |
4.1.1 遂渝二线铁路概况 | 第30页 |
4.1.2 测点处的地层岩性 | 第30-31页 |
4.2 遂渝铁路环境振动振动测试 | 第31-34页 |
4.2.1 测试简介 | 第31页 |
4.2.2 测试选择的方法 | 第31页 |
4.2.3 测试仪器 | 第31-32页 |
4.2.4 主要测试指标 | 第32页 |
4.2.5 测试布点 | 第32-33页 |
4.2.6 现场测试 | 第33-34页 |
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4-47页 |
4.3.1 时程曲线分析 | 第34-39页 |
4.3.2 频谱曲线分析 | 第39-42页 |
4.3.3 1/3倍频程分析 | 第42-45页 |
4.3.4 Z振级分析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遂渝二线铁路环境振动评价 | 第49-56页 |
5.1 国内外环境振动标准 | 第49-51页 |
5.1.1 国外环境振动标准 | 第49-50页 |
5.1.2 我国环境振动标准 | 第50-51页 |
5.2 遂渝二线铁路环境振动的预测 | 第51-54页 |
5.2.1 预测方法的选择 | 第51页 |
5.2.2 模式预测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 第51页 |
5.2.3 模式预测法的计算公式 | 第51页 |
5.2.4 相关参数取值 | 第51-54页 |
5.3 振动预测结果分析 | 第54页 |
5.4 Ⅰ级铁路动车组路堤段振动源强取值 | 第54-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