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供电论文

高压直流接地极电流对高铁牵引网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页
    1.3 本论文所做工作第14-16页
第2章 直流地电流入侵牵引网的机理第16-23页
    2.1 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第16-17页
    2.2 牵引网的供电方式第17-20页
        2.2.1 供电方式的分类第17-19页
        2.2.2 各类供电方式的优缺点第19-20页
    2.3 牵引网中电流的流通路径第20-22页
        2.3.1 牵引电流的流通路径第20-21页
        2.3.2 直流电流的流通路径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牵引网的直流模型第23-33页
    3.1 各元件等效模型第23-29页
        3.1.1 馈电线等效模型第23-24页
        3.1.2 变压器等效模型第24-25页
        3.1.3 机车等效模型第25-26页
        3.1.4 钢轨等效模型第26-27页
        3.1.5 接地系统等效模型第27-29页
    3.2 牵引网无源电路模型第29-30页
        3.2.1 无机车时的等效模型第29页
        3.2.2 有机车时的等效模型第29-30页
    3.3 牵引网直流模型的拆分第30-32页
        3.3.1 正馈线回路模型第30-31页
        3.3.2 接触线回路模型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直流接地极地电位计算第33-43页
    4.1 地面电位差的计算第33-34页
    4.2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值问题第34-37页
        4.2.1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第34页
        4.2.2 分界面的衔接条件第34-37页
        4.2.3 静电场的边值问题第37页
    4.3 有限元法和ANSYS简介第37-40页
        4.3.1 有限元法第37-39页
        4.3.2 ANSYS软件简介第39-40页
    4.4 实例仿真第40-42页
        4.4.1 接地极相关参数第40-41页
        4.4.2 地电位分布仿真第41-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实例分析第43-54页
    5.1 牵引网相关数据第43-44页
        5.1.1 牵引网和接地极的位置关系第43页
        5.1.2 牵引网参数第43-44页
    5.2 牵引网直流电流仿真第44-46页
        5.2.1 正馈线回路直流电流第45页
        5.2.2 接触线回路直流电流第45-46页
    5.3 直流电流结果分析第46-48页
    5.4 直流偏磁对变压器的影响第48-50页
        5.4.1 直流偏磁产生的机理第48-49页
        5.4.2 直流偏磁的危害第49-50页
    5.5 牵引网直流电流的抑制措施第50-53页
        5.5.1 降低接地极的地表电位第50-52页
        5.5.2 抑制变压器直流电流第52-53页
    5.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6.1 结论第54-55页
    6.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本体的港口客户Web语义分析系统研究
下一篇:Ⅰ级铁路动车组环境振动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