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京剧(脸谱)文化课程教学设计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及研究价值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1.国内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理论及现状 | 第9-10页 |
2.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设计现状 | 第10-11页 |
3.京剧(脸谱)文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一、教学设计依据 | 第14-20页 |
(一)课程设计原理 | 第14页 |
(二)课程设计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第15页 |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第15页 |
3.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 第15-16页 |
(三)课程资源分析 | 第16-17页 |
1.人力资源 | 第16页 |
2.物力资源 | 第16页 |
3.其他资源 | 第16-17页 |
(四)课程教学原则 | 第17-18页 |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 第17页 |
2.针对性原则 | 第17-18页 |
3.趣味性原则 | 第18页 |
4.实践性原则 | 第18页 |
5.教学手段多样化原则 | 第18页 |
(五)课程创新和特色 | 第18-20页 |
1.内容上的特色 | 第18-19页 |
2.形式上的特色 | 第19-20页 |
二、教学设计方案 | 第20-33页 |
(一)教学对象分析 | 第20页 |
(二)教学目标分析 | 第20-22页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第20-21页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第21页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第21-22页 |
(三)教学方法 | 第22页 |
1.讲授法 | 第22页 |
2.练习法 | 第22页 |
3.课堂活动法 | 第22页 |
(四)教案设计 | 第22-33页 |
1.课前分析 | 第23页 |
2.课前准备 | 第23-24页 |
3.具体教学 | 第24-33页 |
三、教学设计反思 | 第33-37页 |
(一)教学过程评估 | 第33-35页 |
1.可取之处 | 第33-35页 |
2.不足之处 | 第35页 |
(二)教学效果反馈 | 第35-36页 |
(三)教学展望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一 | 第40-42页 |
附录二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