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本文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创新 | 第12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1.4.1 会计稳健性的界定 | 第12-13页 |
1.4.2 过度投资的界定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2.1 国内外会计稳健性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2.1.1 会计稳健性的存在性 | 第15-16页 |
2.1.2 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原因 | 第16-17页 |
2.1.3 会计稳健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第17-18页 |
2.1.4 文献简评 | 第18-19页 |
2.2 国内外过度投资行为治理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2.2.1 过度投资行为的形成机制 | 第19-20页 |
2.2.2 过度投资的计量方法 | 第20-21页 |
2.2.3 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 | 第21-22页 |
2.2.4 文献简评 | 第22-23页 |
2.3 国内外资产减值准备与会计稳健性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页 |
2.3.2 文献评价及认识 | 第23-24页 |
3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4-29页 |
3.1 我国会计稳健性的动因分析 | 第24-26页 |
3.2 会计稳健性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26-27页 |
3.3 会计稳健性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 | 第27-29页 |
4 实证研究 | 第29-51页 |
4.1 实证假设 | 第29-30页 |
4.2 实证方法及样本来源 | 第30-32页 |
4.2.1 实证方法 | 第30-31页 |
4.2.2 样本来源及筛选 | 第31-32页 |
4.3 变量选取与模型描述 | 第32-36页 |
4.4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6-51页 |
4.4.1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4.4.2 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 第41-51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51-53页 |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51-52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