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启发式算法的快速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1 城市交通发展 | 第7-8页 |
1.1.2 快速公交优势分析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2.1 快速公交的研究回顾 | 第9-11页 |
1.2.2 公交线路网研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4-1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快速公交规划基础 | 第17-29页 |
2.1 快速公交规划分析 | 第17-18页 |
2.1.1 快速公交规划规范与原则 | 第17-18页 |
2.1.2 快速公交规划因素 | 第18页 |
2.2 公交专用道 | 第18-20页 |
2.2.1 公交专用道设置 | 第19页 |
2.2.2 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样式 | 第19-20页 |
2.3 站点 | 第20-23页 |
2.3.1 快速公交站点 | 第20-22页 |
2.3.2 站点服务范围 | 第22-23页 |
2.4 站点连接关系 | 第23-29页 |
2.4.1 站点连接 | 第23-27页 |
2.4.2 站点间距离计算——Floyd算法 | 第27-29页 |
3 快速公交线网规划数学模型与求解算法 | 第29-44页 |
3.1 目标函数 | 第29-33页 |
3.1.1 服务人口表达式 | 第29-30页 |
3.1.2 服务出行量表达式 | 第30-31页 |
3.1.3 多目标函数 | 第31-33页 |
3.2 约束条件 | 第33-35页 |
3.2.1 几何约束 | 第33页 |
3.2.2 站距约束 | 第33页 |
3.2.3 费用约束 | 第33-34页 |
3.2.4 线路不重复、双向通行约束 | 第34-35页 |
3.2.5 非直线系数约束 | 第35页 |
3.3 启发式算法概述 | 第35-37页 |
3.4 模型建立预处理——算法初步 | 第37页 |
3.5 服务人口最大的数学模型(Ⅰ) | 第37-40页 |
3.5.1 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3.5.2 求解算法 | 第38-40页 |
3.6 服务出行量最大的数学模型(Ⅱ) | 第40-41页 |
3.6.1 数学模型 | 第40页 |
3.6.2 求解算法 | 第40-41页 |
3.7 多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Ⅲ) | 第41-44页 |
3.7.1 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3.7.2 求解算法 | 第42-44页 |
4 案例与结果分析 | 第44-59页 |
4.1 案例城市简要介绍及BRT可行性分析 | 第44-48页 |
4.1.1 洛阳市及其出行基本特征 | 第44-47页 |
4.1.2 BRT可行性分析 | 第47-48页 |
4.2 城市公交需求预测 | 第48-51页 |
4.2.1 现状年(2013 年)公交需求分析 | 第48-49页 |
4.2.2 未来年公交需求预测 | 第49-51页 |
4.3 建模基础 | 第51-53页 |
4.4 模型应用 | 第53-58页 |
4.4.1 服务人口最大模型 | 第53-54页 |
4.4.2 服务出行量最大模型 | 第54-56页 |
4.4.3 多目标函数模型 | 第56-58页 |
4.5 案例分析总结 | 第58-59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A Floyd算法实现VBA程序代码 | 第64-66页 |
附录B 查询线路代码 | 第66-72页 |
附录C 符号含义快速查找表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