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问题驱动”教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8页 |
| 二、研究对象 | 第8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四、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第一章 “问题驱动”与初中语文教学 | 第14-27页 |
| 第一节 “问题驱动”教学概说 | 第14-17页 |
| 一、“问题驱动”教学的特征 | 第14-15页 |
| 二、“问题驱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 三、“问题驱动”教学与语文课程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问题驱动”教学的几种主要形式 | 第17-21页 |
| 第三节 初中语文“问题驱动”教学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问题驱动”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 第27-44页 |
| 第一节 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特殊状态 | 第27-31页 |
| 一、语文学习能力 | 第27-29页 |
| 二、个人情感需求 | 第29-30页 |
| 三、社会对初中生的要求 | 第30-31页 |
| 第二节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论基础 | 第31-33页 |
|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与多元智能理论 | 第31-32页 |
|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32-33页 |
| 第三节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具体要求 | 第33-43页 |
| 一、平等的师生对话 | 第33-36页 |
| 二、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 第36-38页 |
| 三、教学内容删“繁”就“简” | 第38-40页 |
| 四、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问题驱动”教学的实施探求 | 第44-58页 |
| 第一节 主问题驱动 | 第44-48页 |
| 一、主问题视阈下教材“脉络”的理析 | 第44-45页 |
| 二、主问题视阈下语文“根基”的培养 | 第45-47页 |
| 三、《背影》阅读教学案例比较分析 | 第47-48页 |
| 第二节 情境性问题驱动 | 第48-52页 |
| 一、现代化媒体教学下的巧处设疑 | 第49-50页 |
| 二、“最近发展区”下的因材施“问” | 第50-51页 |
| 三、《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 第51-52页 |
| 第三节 反思性问题驱动 | 第52-56页 |
| 一、开拓思维广度,搭建知识支点 | 第52-54页 |
| 二、关注问题再创,提升语文素养 | 第54-55页 |
| 三、一堂中考试卷试题分析课的启示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结语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1-62页 |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