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电动汽车充电桩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电动汽车充电桩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桩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交流充电桩技术原理及系统设计 | 第16-25页 |
2.1 交流充电桩工作原理 | 第16-21页 |
2.1.1 交流充电桩组成结构 | 第16-18页 |
2.1.2 交流充电接口 | 第18-20页 |
2.1.3 控制引导电路 | 第20-21页 |
2.2 充电对象分析 | 第21-22页 |
2.2.1 电动汽车车载电池 | 第21-22页 |
2.2.2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 | 第22页 |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22-24页 |
2.3.1 充电桩功能需求 | 第22-23页 |
2.3.2 总体设计方案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交流充电桩硬件设计 | 第25-35页 |
3.1 硬件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3.2 硬件模块化设计 | 第26-30页 |
3.2.1 控制器 | 第26页 |
3.2.2 身份认证系统 | 第26-27页 |
3.2.3 电能监测系统 | 第27页 |
3.2.4 人机交互系统 | 第27-28页 |
3.2.5 账单打印系统 | 第28页 |
3.2.6 CAN通信接口 | 第28-29页 |
3.2.7 网络接口 | 第29-30页 |
3.3 印制电路板设计 | 第30-34页 |
3.3.1 充电桩电路原理图设计 | 第30-33页 |
3.3.2 充电桩PCB方案设计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交流充电桩软件及通信协议设计 | 第35-50页 |
4.1 交流充电桩软件整体设计 | 第35-37页 |
4.1.1 软件整体架构设计 | 第35-36页 |
4.1.2 充电桩工作流程 | 第36-37页 |
4.2 驱动层 | 第37-39页 |
4.2.1 主函数设计 | 第37-38页 |
4.2.2 定时中断函数 | 第38-39页 |
4.3 功能层 | 第39-41页 |
4.3.1 人机交互 | 第39页 |
4.3.2 身份认证 | 第39-40页 |
4.3.3 充电控制 | 第40-41页 |
4.3.4 收费和账单打印 | 第41页 |
4.4 通信层 | 第41-49页 |
4.4.1 身份认证系统与充电桩通信协议 | 第41-45页 |
4.4.2 人机交互系统与充电桩通信协议 | 第45-46页 |
4.4.3 电能监测系统与充电桩通信协议 | 第46-48页 |
4.4.4 电动汽车与充电桩通信协议 | 第48页 |
4.4.5 充电桩网络发送协议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0-61页 |
5.1 测试实验平台及测试方案 | 第50-52页 |
5.1.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50-52页 |
5.1.2 实验方案 | 第52页 |
5.2 功能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2-58页 |
5.2.1 合法操作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5.2.2 非法操作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5.3 通信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